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贯穿着整个中华史,无论你有多大的成就,如果被贴上不孝的标签,那基本上这一辈子就完蛋了。可是有这么一个人,几十年没有回过家,家中的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工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不在身边,母亲快去世了才见到他,这距离他们母子上一次见面已经过了数十年,此人堪称是最大的“不孝子”,但是父母却对他没有任何怨念,甚至以这个儿子为荣。

此人就是我国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1924年2月24日,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市,父亲是镇子上的乡医,当时他的名字还不叫黄旭华,而是黄绍强,家庭的原因,让黄旭华也想当个医生,这也算是子承父业了,可是当时的日本侵略者肆意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年幼他的在防空洞里,看着外面日寇的飞机嚣张的轰炸着,国土,让黄旭华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他决心通过另外一条路也救国,他希望通过自己制造出来强大的武器,来保家卫国,让侵略者不敢窥视中华。

后来黄旭华回忆说:“当时一股屈辱的怒火,就在我身上燃烧起来。我想为什么日本鬼子敢这么猖狂,想登陆就登陆,想轰炸就轰炸?为什么我们中国老百姓不能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却要四处逃难,妻离子散?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土地,我却找不到一块可以安心读书的地方?”

1941年,他改名为黄旭华,取自“旭日荣华”。1944年黄旭华进入国民政府为流亡学生开办的大学特设先修班。第二年他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接着又以第一名考上国立交通大学。

1954年,黄旭华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选送参加苏联援助中国的几型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 开始跟武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掌握核武器的大国不断对新生的中国进行核威胁,当时我国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有幸成为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从此黄旭华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隐姓埋名生活。

在正式进入到保密工作岗位之前, 他特意回到家乡跟父母告别,见到他的时候,母亲十分高兴,拉着黄旭华的手说道:“你从小离开家里,当时战争纷乱,你回不来我们都可以理解。现在解放了,社会比较安定,交通也开始恢复了,但是父母年纪都比较大了,希望你经常回家来看看。”

黄旭华点点头,不过此时他心里充满了愧疚,因为他要做的工作,需要严格的保密,任何人都不能说,即使自己敬爱的父母,一字不能提,更不要说经常回来看父母了,告别父母之后,黄旭华开始投入到工作中去。

当时中国没有任何关于核潜艇的相关资料,苏联也对我们封锁,黄旭华他们只能从一些杂志上搜罗些关于核潜艇的消息,甚至现在有传说,当时从外国买了一个核潜艇的玩具模型,从模型上开始摸索核潜艇,当时遇到额困难可想而知。

这样的困难没有难倒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黄旭华和当时的工作者们从零开始,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从无到有的奇迹,1964年他们研制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黄旭华的身影。

特别是在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水下300米,水下300米时,核潜艇的艇壳每平方厘米要承受30公斤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是当之无愧的院士,是真正的国士,为了国家几十年都没有回过家,家中的父母也不知道黄旭华在做什么工作,他母亲知道黄旭华的时候,还是从报纸上面。那是1987年,《文汇月刊》刊登了一篇介绍中国核潜艇的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里面并没有提黄旭华的名字,只是提到“黄总设计师”。黄母一看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她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黄母当时就对其他子女说:“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要理解!”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做的是关乎中华民族的大事,舍小家而顾大家。

而在这中间黄旭华的父亲去世,当时黄旭华不在身边,甚至不知道,这在当时就是最大的不孝了,多少年来没有回过家,亲戚们都十分不理解,黄旭华在见到自己母亲的时候,已经距离他离家几十年了。

1995年,黄旭华百岁高龄的母亲摔了一跤住院,得到消息的黄旭华赶了回来,母子之前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见面了,老人家见到黄旭华第一句就是:“你吃胖了!”这也是黄旭华最后一才见到母亲,不久老太太病逝。

离家几十载,和家中的唯一的联系只是一个邮箱号,黄旭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防事业,奉献给了这一个伟大的民族,正如黄老所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个“不孝子”将他的孝,化作对祖国的忠。

壮哉,黄老!正是有了黄老这样的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黄老和黄老们是我们国家最大的英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