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12-23 18:04 的文章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文|晨夕

1934年,由于叛徒出卖,刘少奇的妻子何宝珍不幸身份暴露,落入了敌人的魔爪中。面对敌人的酷刑,何宝珍一言不发,只用一双冒着愤怒之光的眼睛,狠狠地瞪着敌人。

凶残的敌人无计可施,他们恐吓道:“是死是活,两条路由你选。要活命就老实招来,顽抗死路一条!”

敌人的威胁并没有让何宝珍产生畏惧心理,她冷笑一声后,回了一句:“要口供,没有!要命,请吧!革命者是杀不尽的!”

当年秋天,何宝珍因拒不招供,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时年32岁。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对于妻子何宝珍的牺牲,刘少奇悲痛万分,他们原本是非常恩爱的革命夫妻,却从此阴阳两隔,怎能让人不痛心呢?

更难过的是,何宝珍牺牲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当时因为艰险的革命征程,长子刘允斌被送回湖南老家抚养,女儿刘爱琴出生几个月后,也交给了一个工人家庭抚养,小儿子则在抓捕时匆忙交给了邻居

何宝珍去世时,大概不会想到,她留在世上的三个孩子,日后的人生路会异常艰难,尤其是女儿刘爱琴,她的人生可以说步步是血泪。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何宝珍将刘爱琴交给了一个工人家庭寄养,她原想革命胜利了,再来接女儿,却,没想到致死都没有见到女儿一面。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可怜的刘爱琴,来人间走一回,都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多年以后看到母亲的纪念蜡像,她用手抚摸着母亲的脸颊,两行滚烫的泪水缓缓划下。

从离开母亲那刻起,刘爱琴的苦难人生就开始了,她的童年充满了悲剧色彩,因为养父家后来破产,万般无奈下,他们只能让七岁的刘爱琴去给当地一户富裕人家当童养媳。

那个年代,强者对弱者很少有同情心,刘爱琴到了“婆家”后,吃尽了苦头,过着奴仆般的生活。

洗衣服、做饭、挖野菜等等,小小的刘爱琴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可“婆家”依然对她很刻薄,寒冬腊月里,连件厚衣服都不舍得给她穿,她的手上、脚上都起了冻疮。

除了肉体上的虐待外,他们也不让刘爱琴吃饱饭,成年人饿着肚子干活都吃力,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呢,又饿又累的刘爱琴,经常觉得两眼冒金星。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有一次,她饿着肚子去打水,刚把水打满,因为没力气,竟然被拽得掉进了井里,要不是养父经过时发现,刘爱琴的小命可能就没了。

这样的生活,刘爱琴过了四五年,而在她受苦受难的时候,父亲刘少奇也是发动力量,想尽办法寻找女儿。

1938年,《新华日报》上刊登了刘少奇的寻女启示,经过组织上的多方查找,终于寻到了刘爱琴的下落。

那年,她11岁,组织上派人将她从武汉接到了延安,可怜的刘爱琴,终于脱离了苦海,回到了父亲身边。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时隔多年,刘爱琴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到父亲的画面,那日父亲温柔地摸着她的头,眼中流露着慈祥的目光。

旁边有人说:“快叫爸爸。”

刘爱琴对“爸爸”这个词太陌生,她只是觉得有些害怕,不停地往后退,最后“哇”的一声就哭了,随后父亲将她搂在怀里。

虽然她还不敢张口叫“爸爸”,但她知道自己有亲人了,在没有和父亲重逢时,刘爱琴只叫“毛毛”,是父亲为她取名为“爱琴”的。

在延安,刘爱琴不但有父亲的疼爱,还有其他叔叔、阿姨的关照,尤其是邓颖超,经常为她洗衣服、梳头发,对她就像亲生女儿一样,后来刘爱琴也一直称呼邓颖超为“邓妈妈”。

也是在延安,刘爱琴开始知道了母亲的事迹,长辈们对她讲:“母亲是英雄,宁死也不屈服于敌人,她是一位伟大的烈士。”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从此后,母亲的形象在刘爱琴的心中越发清晰了,她知道母亲是刚烈和坚强的,在往后余生中,母亲一直是刘爱琴的精神支柱,给了她承受苦难的力量和勇气。

刘爱琴很喜欢延安的生活,只可惜在这她只生活了一年,就被送去苏联学习了。

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革命领袖都将子女送到了当时的苏联读书和生活,刘少奇也将刘爱琴和儿子刘允斌送到了苏联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

刚和父亲团聚一年,刘爱琴就带着不舍和父亲的嘱托,途径新疆来到了莫斯科。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起初日子还算平静,他们只安心学习,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和动荡,但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她们的生活和学习都被打乱了。

年长一点的孩子,被安排巡逻,站在楼顶上观察情况,如果发现敌机或者其他危险信号,就第一时间招呼同学们转移。

当时情况就是大的保护小的,刘爱琴那会已经14岁,负责保护两三岁的小朋友。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刘爱琴和同学们一边坚持学习,一边在后方尽可能地帮前线补充物资,她给前线战士做过手套和棉衣,还曾在军队的医院当义工,照顾伤员。

那是一段极其特殊的人生经历,战争、寒冷、饥饿充斥着刘爱琴的生活,她从出生就过着流离失所,艰难困苦的日子,好不容易盼到和父亲团圆,但安稳日子只过了一年父女又分离,在苏联她又赶上了战争,那会她才十几岁,却好像经历了几生几世。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刘爱琴在苏联整整呆了十年,1951年,被父亲接回国。此时她已经是22岁的大姑娘了。

刚回国那会,她连中国话都不会说,父亲不断地叮嘱,尽快适应国内生活,还买了许多书,让她认字,通过努力刘爱琴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

父亲对刘爱琴要求非常严格,在人民大学学习时,有几次周末她打电话要车接,没想到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严肃地告诉她:

你不能再要车了,我坐车是工作需要,你给汽车库打电话不合适,回家路远不能走,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

刘爱琴听后,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还有一次,在预备党员转正的问题上,没想到父亲驳回了申请,理由是:

“她不够艰苦朴素,思想上天真,政治上幼稚。”

刘爱琴知道结果后,内心非常的震惊,并下定决心要做出个样子给父亲看,不能让父亲觉得自己不进步。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于是,1958年,刘爱琴响应国家号召,一家三口告别了北京,去了内蒙古。对于她的决定,父亲很支持,他也一直希望子女们可以成为表率。

在内蒙古刘爱琴生活了20多年,她和所有人一样,住土坯房,吃玉米面、高粱窝窝头,生活非常朴素,完全看不出是领导人的后代。

经过多年的努力,刘爱琴终于在1966年成功地加入共产党,那年夏季她还回北京住了几天,和父亲分享自己的喜悦,可她怎么也没想到,那竟是他们父女的永别。

后来,“大运动”爆发,父亲、哥哥、弟弟都受到了冲击。她也被停掉了工作,送到农村改造,期间遭受了许多磨难,那些人对她使用暴力,打得她出血、腰也坏了、小便失禁。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刘爱琴深陷囵圄时,丈夫选择了离婚,扔下三个孩子,自己去了东北。

那段日子,刘爱琴活得很痛苦,自己饱受摧残,又担心孩子和父亲,夜里她经常一个人流泪,不住地问老天:“为什么要让自己承受这么多的苦难。”

每当她孤独、无助时,只要一想到母亲,仿佛就有了力量,尽管生活盛满了黑暗,但她依然告诉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尽管她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但坏消息却一个又一个地传来。

先是和她感情最好的哥哥,在包头市北的铁路上卧轨自杀了,接着是弟弟允若,死在自己独住的农家小院里,非常凄惨。

最后是她最爱的父亲,在1969年11月,也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刘爱琴得到噩耗后,整个人感觉像掉进冰窟窿一样,被寒冷、绝望紧紧地包围着,她一个人蒙在被子里痛哭,整整哭了两天两夜。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那年,刘爱琴42岁,人到中年原本上有老,下有小,是最幸福的时候,可她的中年只有四个字“家破人亡”。

虽然无情的灾难铺天盖地般袭来,但并没有击垮刘爱琴,哭过后她选择坚强地活着,她要等待真相大白的一天,好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苦心人,太不负,被生活多次刺伤的刘爱琴,终于等到了正义,她自己也恢复了身份,一切尘埃落定后,她已年过半百,顶着满头白发,回首这前半生,每一步都是血泪。

经历过沧桑的人,更容易保持平和的心境,之后的刘爱琴,一直在教育行业默默奉献,工作中她平易近人、德高望重,深受同事的爱戴,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老大姐”。

之所以保持如此好的品行,是因为刘爱琴一直记得父亲的叮嘱:“要低调做人,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曾当过童养媳,中年家破人

后来刘爱琴写了一本名为《我的父亲刘少奇》的书,字里行间都是她对父亲的追忆和怀念,想必父亲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深感欣慰吧!

晚年的刘爱琴,生活简朴,心态淡然,对那些苦难的经历她没有丝毫的怨言,她只说:“不怪任何人,那是时代的悲剧。”

2020年6月7日,刘爱琴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

刘爱琴去世后,子女们遵照她的遗愿,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北京协和医学院,用于人类医学教育研究工作!

生时,为祖国服务,死后,也要贡献自己的血肉之躯,这样的刘爱琴,并没有让父亲失望!


(本文原创首发,抄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