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12-23 17:28 的文章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在中国近代以来,一大批民族工业企业开始向世界展现出实力。其中最为有名的工业企业,便有宣威火腿罐头厂。

宣威火腿厂由民族资本家浦忠杰一手操办,不仅经营的范围包含国内各大省市,而且还远销国外。蒲忠杰的女儿浦琼英(卓琳)曾经这样谈到过自家火腿:“在海外,最最最有名的火腿莫过于宣威火腿。”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卓琳

出身富豪家庭的浦琼英,九十三年的人生路上,最大的标签并不是富家女。她是小平最爱戴的妻子,也是小平生命最后二十年当中最重要的贤内助。

伟人身后的贤内助,才是浦琼英最大的标签。二人之所以能够共赴婚姻殿堂,也是源自于机缘巧合的机会。

豪门的禁锢

身处豪门,是当代许多小女孩非常渴望的生活。但是回。到近代,身处豪门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浦家是云南省当地赫赫有名的豪门,但是对于女性的禁锢非常之多。浦琼英从小看着姑姑、姐姐,由于三从四德这些陈旧的观念束缚,在婚姻和生活上饱受折磨。浦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浦琼英反抗封建制度和礼教规定的意愿越发明显。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青年时代卓琳

1927年浦琼英的四哥浦承绪回到昆明,此前他被父亲安排在日本念书。在日留学期间,浦承绪除去完成学业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他同艾思奇、廖承志等党的元老级人物有所交集,每每谈天论地都会聊到革命和阶级的问题。在经过一番了解之后,浦承绪决定加入党为革命事业奋斗。

此次回乡,浦承绪是带着任务而来。他希望自己能够靠着先进的思想、进步刊物,来感染更多的民众加入到党的事业中来。

哥哥的工作,让浦琼英开始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通过大量阅读进步刊物、革命书籍,开始让浦琼英建立起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才是拯救中国百姓和女性的关键。

在哥哥的带动之下,浦琼英三姐妹开始慢慢接受革命思想的观点。姐姐浦代英加入到昆明学生读书会,常常带着两个妹妹游走在昆明城内各处,贴海报、发传单为革命做贡献。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学生运动

从这时开始,浦琼英开始意识到,女性依旧可以为革命做贡献。同姐姐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经历非常特别,对浦琼英本人来说就像是一颗种子一样,种下她对革命的希望。

云南第一人

浦琼英在1931年随云南省女子代表团,奔赴南京参加全国运动会。一路上她们从昆明出发,经过越南-香港-上海才最终抵达南京。

但是到香港的时候,浦琼英便得到消息,九一八事变正式爆发。日寇闯入中国,国民政府当即宣布运动会暂时取消。此时代表团都在商议返回昆明,而浦琼英却毅然决然向家里发出电报:“我要去北平。”权衡再三,浦家人最终决定同意浦琼英的请求。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北平时期的卓琳

来到北平之后,浦琼英表示非常激动。不再有封建家庭的束缚,在文化氛围更为浓厚的北平。她能够接受到更为纯正的革命思想。在北平第一女子中学的时光,浦琼英称之为一段非常难忘、快乐的时间。不过愉快的学习,由于日寇的出现变得不再安宁。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浦琼英同其他年轻人一样,选择为国站出来。

1935年12月初,北平上千名学生开始走上街头,向社会和国家传递出青年人的声音。

“不当亡国奴”,成为当时青年学生群体的统一口号。年仅19岁的浦琼英,也跟随同好一起在街头为国家和青年人发声。这次事件过后,让浦琼英对革命事业有了全新的理解。

第二年,浦琼英以出色的成绩,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云南学子。此时姐姐浦代英、浦石英双双来到北京,三人又开始齐心协力为革命事业做贡献。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延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传来熊熊炮火。日军的侵略脚步再次加快,妄图通过占领平津地区来迫使中国屈服。浦家三姐妹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前往延安继续从事革命事业。

延安此时是革命事业的灯塔,更是无数青年人心目中的圣地。浦家三姐妹一致认为,只有前往延安才能够真正了解到革命事业,真正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两次失败的小平同志

来到延安之后,浦琼英因为做事严谨认真,同姐姐浦石英一起批准成为党的一份子。

进入党内后,便被安排到特训班进行学习,为日后进入敌后工作打下基础。在此期间浦琼英决定改名为卓琳,毕业后被分配到延安保卫处工作。

时间来到1939年,小平同志刚刚结束太行山的工作,被党召唤回到延安参加党的扩大会议。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邓小平

经过邓发的介绍,三十多岁还单身的小平了解到保卫处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卓琳。邓发一直想撮合二人结婚,但是卓琳对此并不感兴趣。

对此卓琳给出的解释,主要是两点原因决定:

第一点觉得自己年轻,暂时结婚不着急;

第二点是认为自己不了解小平,谈婚论嫁确实为时尚早。

对此卓琳拒绝好友曾希圣的说媒,决定继续投身于革命事业。

小平了解到情况之后,并没有感到灰心丧气,而是决定亲自找卓琳谈心。小平没有说山盟海誓的情话,而是用质朴的语言来打动卓琳。卓琳从未见过如此率真的男性,不说情话、不聊缥缈的承诺,仅仅靠诚恳的态度打动人。这个四川汉子的率真,正和单纯的卓琳心意。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邓小平与卓琳

1939年,两次求婚失败之后的小平同志,终于在延安窑洞和卓琳喜结连理。婚礼当天,受邀参加的人员当中,有刘老总、主席这样的核心领导人物,还有张闻天夫妇、李富春夫妇这样的文职工作人员。

不过作为党员,二人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实际上真正留给爱情的时间,并没有想的那么多。

快性子和慢热男

小平的处事风格,实际上和卓琳有着天壤之别。

小平同志大部分时间都沉默寡言,无论是家中还是开会都很少见他说话。卓琳本身,却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姑娘。憋不住秘密,爱说话的卓琳,在随小平来到太行山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此时小平被派往129师部指挥,而卓琳被留在总部担任妇女训练班队长。夫妻二人面临分别,卓琳向小平提出:“我们是夫妻,老是这样分居,不便于沟通。你去到那边之后,能不能经常给我写写信。”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邓小平夫妇与战友

小平同志在打仗和治理国家上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爱情却一窍不通。他向卓琳询问道,该怎么写?写些什么?卓琳知道丈夫的性格,就耐心的告诉他写写日常做什么就好。

小平听完说道:“我回去让秘书每天打底稿,每个月印好给你寄一份。”卓琳听完没了兴致,还是让他省了秘书的麻烦。经过组织综合考虑,卓琳终于被调往129师师部秘书科工作。

来到丈夫的身边,每天她都拉着小平谈天论地。小平从不多说什么,只是耐心静静地听她说完。每次询问是否小平有什么意见,他都说:“我理解你的想法,没什么意见。”

快性子的卓琳碰上慢热的小平,总是靠着慢慢沟通的方式,建立起夫妻二人独有的默契。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邓小平与卓琳及儿女

随小平一路南征北战,卓琳始终在丈夫的身后充当他最可靠的后盾。二人的夫妻生活让人羡慕,但是卓琳和小平所付出的东西,远非寻常家庭能够想到。卓琳先后生育邓琳、朴方、邓楠三个子女,由于行军辗转都没有带在身边。骨肉分离,在当年来看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二人只能忍痛割爱做下这个决定。

艰苦岁月下的爱情

1952年,小平被任命为国家副总理、财政部部长,全家随其搬往北京。作为妻子,卓琳选择作为他的秘书常伴左右。

小平处理公务起来,时常会非常忙,不重要的文件往往散落一地。小平丢掉的文件,卓琳便一一拾起,在专门的房间进行整理。并且这些文件会按照事务缓急,被她特地装订成册,送往机要办公室进行处理。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晚年邓小平与卓琳

除去照顾丈夫的公务,回到家中卓琳还要照顾几个孩子。作为云南省第一个北大学子,她的知识储备量远超想象。

她时常告诉孩子科学知识,传授学习方法的心得。而且每个孩子的作业功课问题,卓琳都会亲自一一辅导,保证每个孩子都是学习优秀的人才。学习照顾好,卓琳不忘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问题。不谈父亲的职位,不讲阶级和待遇,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

来到动荡的年代,小平夫妇被派往江西劳动改造。临走之前,除去家中衣物之外,卓琳只带走小平最珍惜的书籍。除去日常上班之外,小平夫妇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朴方。

朴方此前由于遭受到不公的折磨,决定以死明志从三楼高高落下。经过一番抢救,虽然命是得以保住,但是却落下残疾的问题。

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每日除去劳动之外,还要每日为病人忙前忙后。为了照顾丈夫,卓琳主动承担大部分的家务。

两人在江西的生活非常艰苦,不敢轻易买肉吃,小平不敢轻易抽烟。之所以如此节省过日子,是为了给插队劳动的孩子们补贴费用。对父母而言,生活艰难困苦算不上大问题,孩子是否健康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跟随小平身后,卓琳打过仗、坐过办公室、也在半百之年当过工人。无论清贫与富贵,她都常伴小平身旁。小平的儿女回忆起卓琳时,无论是否是她所生育,都亲切的称呼她为妈妈。


卓琳:邓小平夫人,出生巨商之家,青年奔赴抗日

卓琳与儿女们在一起

卓琳的身份从前是富家女,做事向来大手大脚,性格也是直率开朗。遇见小平之后,这些从前的习惯才一点点开始改变。每笔帐她都算得清清楚楚,每次说话谈吐都照顾到小平,每次决定都是为小平考虑。

邓榕回忆起父母说道:“他们都是非常真诚的人,都是非常纯粹的人。他们是同事,又是战友,更是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