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12-11 17:31 的文章

志愿军冷枪战术:单人32天点杀214人,三发子弹逼

志愿军的冷枪战术

一次,有一个志愿军战士拉肚子,去坑道方便的时候,不能在主坑道里头,每次拉肚子要越过一段40多米的战壕,到专门的卫生间里去。倒霉的是,这一段战壕对面的山坡上刚好有一群正在晒太阳的美国兵。

可怜的志愿军战士每一小时就要跑一趟,不是遭到美国军的嘲笑哄笑,就是遭到美国兵举枪的威胁——实际上也没有打到他。那群美国兵仿佛知道他拉肚子,还算出他上厕所的时间,每当他往厕所里跑的时候,路上就哄笑,每当蹲到茅坑里头的时候,美国兵就用枪打茅坑周围的土和木板门,让他很不愉快。

郁闷使得这个战士忍耐度达到了极点,最后一次拎着裤子跑回自己坑道时,他不是找纸,而是拎出一杆枪,当场打掉对方两个嘲笑他的人。他感觉惹祸了,但是一不做二不休,打两个也是犯错误,打二十个也是犯错误。

不过这时其他的美国兵都已跑回去躲起来了,他索性就追到美军阵地上打,运动到了两个阵地间的有利位置。在这个位置上,那一天就打掉了八个人。

这位战士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是跟着连长到指挥部承认错误,接受处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神经刀团的团长同样也是一个神经刀,团长采取的“处分”是——“我不太清楚你具体怎么打的,原因是什么,你回去好好总结”

因为神经刀团长对这样一个放羊的政策,整个团都觉得这样打至少处罚不会很严厉的,而且还心里偷着乐。从这一天起,215团就进入了无组织的冷枪运动状态。

215团的指挥员对冷枪运动是有先天基础的。新四军在南方水网作战过程中,对地道战是不太熟悉的,但是对麻雀战却非常熟悉。这使得24军这支由新四军改编过的部队,在上甘岭作战时不可能像冀中老八路那样适应坑道。他们很不愿意待在洞里头,更乐意拎着枪跑到洞外面打人。所以,这就使得前面老老实实在洞里坚持的部队,到了24军之后就变成一群喜欢漫山遍野到处乱跑的羊。

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些打冷枪的215团战士不仅在自己阵地上打,还跑到两军交界的地方打,甚至跑到敌人背后去打,更严重的是居然跑到别人兄弟部队防御正面去打。

志愿军冷枪战术:单人32天点杀214人,三发子弹逼

这样一来,没有参加冷枪运动的友邻部队就跟着遭到了美军的报复,这使友邻部队都在思考——我到底应不应该也跟着打冷枪?于是,全军就进入了对冷枪运动的大讨论。

24军采取的方式不是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自下而上的讨论,这是一种军事民主的方式。讨论的结果出乎意料地一致,大家都认为,应该打!而且是针锋相对地打!

摆在215团边上最亲密的团同样是他的老大哥214团,这时候依然体现出其优良传统——特别会总结。总结下来就产生了比215团更为先进的打冷枪方式,包括——

第一,用机枪小组参与冷枪运动,这是他们首创出来的;

第二,改变单个冷枪的模式,变成狙击小组,每个狙击小组里头至少是三个人,一是主要的主狙击手,另外有一个观察员,另外还有一个掩护手,三个狙击小组的效率明显高于215团单个游击。

这也能看出来这两个团的特点,215团就是比较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团,214团体现出他什么都是有集体行动的——事实证明,214团的改进方式更有效。

志愿军冷枪战术:单人32天点杀214人,三发子弹逼

因为打出了全军文明,到现在我们依然琅琅上口的解放军头号狙击手张桃芳,他加入冷枪运动远远晚于215团,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他的名字却永远刻在志愿军史册上,给214团带来了光荣。而真正创造冷枪运动的215团像以往一样,除了开心的回忆之外,在这场冷枪运动中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荣誉。

要知道,这种打冷枪作战也是有条件的。

第一个条件是必须要在相对静止作战线上,双方进入有限进攻的态势。在历史上来看,出现这种状况情况更多是因为双方的攻击能力达到一定极限才出现的,但在上甘岭、铁原的战场并非完全如此,相对的静止面以及有限度攻击和政治有关系,板门店谈判即将开始美,军方面有登陆作战的欲望,但艾森豪威尔下不了决心,我们也有登陆作战地方预测,这使得双方出现相对的静止的状况。

第二个条件,是必须要有狙击手的条件。一是说要有狙击手的数量,二是要有狙击的传统。24军能够成为第一支投入大规模冷枪运动部队,是有这个原因的。上甘岭也好,铁原也好,相对于中国来说都是丘陵地带,这些丘陵虽然位置在北方,但和中国的北方山地还不一样,因为靠海边,水汽大,这就像是中国南方的丘陵了。

新四军的部队从组建之初九很适应在多雨丘陵地带打仗,因此有着很多射击山地运动目标的传统和习惯,比如说下坡的时候瞄脚,打上坡的人瞄头,这是每个战士都知道的诀窍。

不过,真正出现在这场运动中的冷枪手都是小年轻新兵,而真正的新四军老兵反而较少打出很大战绩。原因在于老兵们受到了一个最大的制约,也是经历长期战争后落下的毛病——胃病。

胃病对于狙击手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疾病,导致其不可能艰苦的战场前线长时间忍受饥饿、寒冷和潮湿而保持静止不动。胃病让很多有经验的骨干只能成为二线的掩护手和指导员,而刚刚从南方来的小伙子们,才能真正投入狙击的一线。

563团人称“钢一营”的第一营,在147高地和美军的战斗中,一个班的战士被美军突击的坦克阻在敌后(志愿军老兵称美军坦克部队发动攻势的时候如同一面墙)。尽管该营阵地位于一块台地的顶部,地势较为平坦,但因为挖有大型反坦克堑壕,美军一辆开路的坦克撞入壕中,无法动弹,只有车尾露出外面,被志愿军各种轻武器打得火花四溅。

此时,美军其它坦克纷纷向此处靠拢,围成半圆型阵,炮管朝外猛烈开火,阻止志愿军爆破手接近美军受伤坦克。其中一辆坦克用钢绳拉住受伤坦克尾部的挂钩,强行将其拖出堑壕。但此时,本来似乎要继续向前冲锋的美军坦克却转了向,朝后徐徐退去。

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那个落在敌后的班发现自己落入美军坦克和后续步兵之间时,并没有惊慌失措,小心地隐蔽待机。由于美军坦克开始救援活动,美军步兵没有贴近前方的坦克部队,而是在后面停了下来。

志愿军被隔断的这个班中有一名神枪手,他发现几辆装甲车上各有一名穿着类似雨衣斗篷的美军在互相喊叫,于是按照班长命令立刻在隐蔽物后跪姿据枪,三发三中,把三名站起来的美军打倒。这个班的人员随即离开阵地,躲入一条废弃的堑壕。一分钟后,原来的阵地遭到猛烈的炮火覆盖。当这个班的官兵从炮击中熬过来,发现美军已经撤退。

估计,是冷枪击毙了美军步兵的指挥官使其暂停攻势。

其实,所谓冷枪战术,其实也有很大局限。

首先,这种战术,只能用于防御,很难用于进攻。在大规模进攻作战中,一个神枪手的生命并不比一个普通新兵更有价值。主宰进攻胜负的,是双方的重武器和整个战略态势。

在宽大作战地域,高烈度火力条件下的全面战争中,在前后方分明的常规战争的战场上,尤其是在气象条件单一、地形简单的战场,如西北欧平原、北非沙漠地带,战线剧烈变动的交战条件下,装甲兵、炮兵、航空兵永远是战场主宰,所谓冷枪杀伤战术,除非有冲绳日军用冷炮打中巴克纳上将那样的好运气,在这样的攻击面前并不能起到重要作用。

冷枪,就是今天世界常常谈到的狙击战术,既要有出色的狙击手,还要有一套能够支撑狙击手的侦察、装备、训练系统,如果没有一个懂得怎样使用狙击手的指挥官,他们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即便万事俱备,在防御作战中,一挺机枪和一门迫击炮,也远比一个出色的狙击手更能发挥作用。所以,一般的军事常识中,狙击,只是特种部队或者小规模游击战中,才可以发挥其价值。

但是,这只是一般的军事常识,放在大多数指战员完全不知道狙击为何物的188师身上,就成了鸡对鸭讲。老战士们对网络写手都精通如是的狙击战术瞠目结舌,只是问——那美国鬼子咋就让我们给揍下去了呢?

老战士们对这个战术,甚至没有集中去谈,他们回忆中比较注重的除了战友的牺牲,就是当时条件的艰苦。例如,老兵们提到,当时188师的战士们经过反复轻装,棉被、大衣等都被扔掉,到最后几乎一无所有,仅仅留下的东西,就是一块雨布。

志愿军冷枪战术:单人32天点杀214人,三发子弹逼

老兵们说,雨布其实是志愿军当时作战的一个法宝。当时,朝鲜行军作战十分艰苦,由于我们没有制空权,只能夜行昼宿。这时候最好的情况是能遇到铁路隧道或者自然山洞,若是睡在里面,将雨布铺一半盖一半,很快就能睡着。特别是从山上砍些落叶树枝,架在地面上,铺上雨布就能睡个好觉了,因为它能够防潮防水,在铁原不断下雨的日子里,这是谁也舍不得丢掉的。在铁原西侧进行防御的时候,那里很少有山洞,雨布也就多了别的用途——当帐篷。

或许,就是因为美国人、日本人都懂得这个战术,所以碰上不懂这个战术的土八路,正好倒了霉。

188师的前身是冀中的土八路,大部分中下级军官,都是钻过地道、打过麻雀战的老手。

何谓土八路?八路军的地方部队是也。当年日军在大扫荡中曾经努力寻找识别八路军的办法。比如,把俘虏的村民拉来跑圈,这种跑法,几圈之后,混在其中的国民党残兵就会被筛出,但基本抓不到土八路。

抗战胜利之后日本人才明白,原来土八路是不作队列训练的,跑起来当然和老百姓一样。早年电影里面的土八路行军往往七零八落,看来极不整齐,正是当年真实的写照。

大多数土八路,是到1944年大练兵运动以后,才逐渐变得正规化起来。

土八路不但不走队列,而且穷得很,每个人只拿着有数的子弹,董存瑞那样一次战斗打了十发,当然要受批评。

在这种情况下,土八路很少有机枪,就算有,战斗开始之前,指挥员也往往会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只能打点射,不能打连发啊!

但是,你不打连发,鬼子要打,怎样压制敌人的机枪呢?

换了美军,直接用机枪反压制,或者迫击炮砸过去就可以了。

土八路没有那样阔气,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神枪手。

一个神枪手,配上一杆缴获的三八大盖,就是土八路的机枪加大炮——不但可以打对方的火力点,而且可以打对方的指挥员、通信员、观察员,总之一切有价值的软目标都是狙击手的好目标。

这样打来打去,土八路发现,如果干掉一个观察员,对方的大炮会哑巴,如果干掉一个指挥员,对方的部队会发疯,真是本小利大的好买卖。

不过,土八路的神枪手虽然出色,牺牲也同样巨大。

几乎所有日军的机枪阵地战斗照片,都可以看到在机枪手侧面,会斜趴一个目光与机枪手成90度的日军步兵,此人不参加任何进攻战斗,他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击杀任何对机枪手构成威胁的敌方狙击兵,包括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都是牺牲在这样的日军反狙击兵枪下。

残酷的环境,迫使土八路发明出新的战术,那就是狙击手从不一个人战斗,也有小组协同对他进行保护。结果,到了1944年,日军华北战斗部队中的机枪手和掷弹兵伤亡数字直线上升。

当几年之后,土八路们遇到了美国鬼子,这种已经熟极而流的战术就得到了新的发挥。

美军的坦克不是狙击手能够对付的,但日本的薄铁皮坦克土八路一样打不透,所以战术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没学过军事操典的土八路明白坦克必须靠步兵跟随才敢放心打仗,而跟随的步兵在当时条件下必须下车作战——这就是好靶子!

如果步兵不跟上来,坦克大多会有两个选择——或者退向步兵寻求保护,或者钻出一个坦克兵来观察四方情况——这也是个好靶子!

在距离对方600—800米的距离上,虽然明知已经进入对方射程,但在地形限制下大多数时候还看不到对方的火力点,很少有士兵在这个距离开始匍匐前进,这就给了防御战中狙击手以可乘之机。

弹药不足培养出了八路军中大量的神枪手,而且,几乎个个都有在劣势情况下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个传统,同样被带到了志愿军中。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