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10-21 15:18 的文章

95岁抗战老兵自杀,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背后故事

玄武城危寒日短,紫驼尘暗朔风临。亲历战争的军人如今多迈入老年,不少饱受疾病的折磨。即使是再坚强的身躯,也有被压倒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5年11月14日,长沙市一个小区内,一位抗战老兵跳楼自杀。在此之前,这位老人在邻居们眼中总是神采奕奕、积极乐观,出门总是打理得干干净净,并一丝不苟地佩戴上所有的军功章。当地百姓表示,难以想象这位95岁的老人会选择突然离去。

95岁抗战老兵自杀,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背后故事

经过调查,人们逐渐发现,老人青年时期战果累累,会说俄、德、英三国语言,可谓是当时的“精英”。在大家眼里,老人有顽强、独立、不愿麻烦别人的品质。即使7位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人也坚持一人生活,只有一位保姆陪伴了老人8年。

这位抗战老兵,在当年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为什么要在90多岁时以跳楼的方式结束生命呢?

一、孤单的患病老人

这位老人名叫林协顺。

老人坠楼前,曾有居民看见老人爬到阳台外,并极力劝阻。但老人在迟疑一会儿后,还是从楼上跳了下来。邻居本想铺棉被救下老人,却为时已晚。

据邻居介绍,老人共有5个女儿,2个儿子。这7位子女中,2个女儿在新疆,另5位子女在湖南,均很难贴身照顾老人。而老人在长沙的家属于租约房,共2室1厅,平日里只有老人和保姆罗玉明出入。

63岁的罗玉明是长沙市某街道办事处居民,已照顾老人8年。

95岁抗战老兵自杀,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背后故事

据罗玉明回忆,出事前一个月里,老人常念叨着“想死”。当天,老人请罗玉明给自己换上平时出门的好衣服,罗玉明没有在意。到午饭时间,老人表示不想吃东西,罗玉明便给老人喂了两盒酸奶。她照常洗衣服,洗完后晒好。

到了下午,罗玉明见老人睡在床上,便没有叫老人,而是直接出门,想去菜市场买些菜、鸡和馄饨。但刚走没多远,便听到邻居朝自己大喊“赶快回去”,“林爷爷出事了”。罗玉明立刻赶回,呼唤着“林嗲嗲”,老人看了一眼陪伴了自己8年的保姆,便与世长眠。

晚年的林协顺患有严重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让老人排尿十分困难。每到夜晚,老人几乎无法入睡,最多的时候要起来上十几次厕所。就算吃了药,也只能睡上一两小时,睡眠质量不高。同时,老人的右耳也几乎失聪。

在老人自杀后,罗玉明望着一大堆药发愁,不知是该送人还是丢掉。

95岁抗战老兵自杀,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背后故事

老人年轻有为,且生得高大,却在晚年因疾病等原因不得不在保姆、邻居的帮助下生活。这或许打击了老人的精神,让原本独立、顽强的灵魂开始出现裂缝。

二、英勇的黄埔精英

林协顺老人出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那时国内普遍落后,百姓生活水平低下。尽管林协顺出生于一个优渥的家庭,吃穿等条件较好,但他自小有参军的强烈愿望。

待到成年,林协顺在亲戚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38军,开启了军旅生涯。

老人当年曾参加北伐军,随部队征讨北洋军阀。

那时,中国社会面临军阀混战的局面。国内流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曲。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想要从广州北上,将各军阀逐个击破,实现国家的统一,但却陷入了内部组织涣散、分裂的局面。

95岁抗战老兵自杀,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背后故事

经过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与当时中共中央的深思熟虑,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诞生。在这次合作,以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残酷收场。

林协顺曾因表现优异,被推荐到黄埔军校深造。老人毕业于黄埔军校22期,学会了俄语、德语、英语三门语言,无疑是当时的“精英”。黄埔军校出来的学生,很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赫赫有名,如林彪、陈赓。林协顺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原来部队做了一名坦克手,十分出色。

抗战爆发后,林协顺加入了中国远征军,南下进入缅甸抗日,为中国入缅甸对日作战出力。

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作战,中国远征军体现中国与盟国军事合作的成功,也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人首次在国境外作战。

中国远征军共收复了8.3万平方公里的滇西失地,歼灭了大量日军,但也伤亡惨重。林协顺老人,正是这场特殊战斗中的一员。

这便是老人军旅生活的部分精彩履历。即使在现在看来,熟练掌握三门外语,出色的炮兵手,以及赴缅甸作战的经历等,都是弥足珍贵的。

95岁抗战老兵自杀,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背后故事

三、负责的建设前锋

在解放战争中,林协顺被俘虏,并被送往战俘营改造。

在战俘营中,林协顺不骄不躁,积极做出改变,以上进的姿态赢得了上级的好感。

后来,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林协顺主动提出,想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而这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守卫边疆、加强地方建设的责任。

在1949年,新疆刚和平解放时,生产方式落后,百姓生活十分贫苦。新疆的经济仍为自然经济,居民们大多以农牧业为主。后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步加强建设,巩固边防。大部分解放军投入到新疆的生产建设中,仅在新中国成立1年后,就实现了当地粮食、蔬菜等的自给。

后来,兵团开始企业化生产,并正式归入国家计划。多年来,全国各地的科技达人、知识分子、复转军人加入驻新疆兵团,在天南海北的荒原戈壁、壮美山川中投身建设。

路途遥远,但人心坚定。作为早年投身新疆建设的兵员,林协顺一待便是很多年。他在新疆一个农场内担任副厂长,带领解放军和当地百姓开拓良田,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林协顺与其他建设者一起,改善农牧团场的经营,慢慢普及当地的教育、卫生、医疗等。

95岁抗战老兵自杀,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背后故事

多年后,因身体原因,林协顺回到了故乡湖南长沙。他进入一家炼铁厂,成为了最普通的锅炉工,绝口不提过去的光辉。他默默无闻地生活,欲以淡泊名利的态度度过余生,但还是在95岁那年跳楼自杀。

青壮年时功绩满满,晚年的林协顺还是被孤单、病痛所环绕。

四、尊敬林老的选择

林协顺老人并非只有保姆、家人关心,还有社会上各方人士提供医疗便利、志愿服务等。

从2005年起,湖南老兵之家开始以实际行动关爱老兵,而林协顺老人就在其关爱的第一批抗战老兵内。多年来,各路志愿者经常组织探望老人,与老人面对面坐下谈心,有些与老人建立了深厚感情。

事实上,在11月16日,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也前往殡仪馆悼念老人。

在事件发生之初,曾有媒体报道称老人生活拮据,省吃俭用。在3300元的退休工资中,有1000多花在医药费上,另外还要给保姆工资。同时,由于老人的医保在新疆,身在湖南的老人无法享受补助,每天为了省医药钱,只能花12元吃饭。

95岁抗战老兵自杀,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背后故事

然而,有记者在多方调查后发现,老人并非因为贫困而死。无论是林老的保姆还是老兵之家的志愿者,都否认因贫困自杀的说法。林老存有72000元,生活也有保障。

无论是贫困、孤单,还是病痛,老人的死因已不重要。有人评论,若老人选择死亡时依然清醒,就该尊重老人的选择。大半生戎装,老人为自己的人生挑选了特别的结局,那就尊重老人,让逝者平静地离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