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AAGW”轮式自行高射炮
今年10月,韩国在首尔国际航太防卫展上展示了一款量产型轮式自行高射炮“AAGW”。“AAGW”装备两门30毫米自动炮,对空拦截最大距离3千米,射速可达600发/分钟。
在现代战争空袭模式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情况下,韩国仍然坚持研发制造新型高射炮,很多国家的军队仍然大量列装高射炮。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个现实:表面上看,“非接触”式空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让高射炮陷入看不见、够不着敌机的尴尬境地,但目前的防空作战中高射炮仍然有用武之地。
事实也的确如此。除了高射炮拥有的传统优势,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也正在勾画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的高射炮的未来,且条条道路都直通战场。
山重水复:传统高射炮面对战力之问
在高射炮问世后的数十年内,它一直是各国军队主要防空兵器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射炮的运用达到巅峰,空袭战机所到之处,总少不了成群的高射炮集火“欢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喷气式战机逐渐成为主流,它们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大幅提升。这一时期,高射炮射速、射程、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与空袭兵器发展相比,已经开始处于下风。
面对超声速喷气式战机超过万米的升限,高射炮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若一味提升初速、射程,必然会带来高射炮口径、重量、体积的增加,从而失去战术上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性能更好的防空导弹则迎来“大展身手”的时代,引来更多关注。
好在此时空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尚未广泛运用,战机大多需要降低飞行速度和高度来投弹,这就给了高射炮用武之地。从几场局部战争的结果来看,攻防双方可以说互有胜负。
然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射炮和战机之间的“对手戏”却突然变成了战机取得绝对优势的“一边倒”。在这方面,1990年至1991年的海湾战争给人们提供了有力佐证。
战争爆发前夕,伊拉克军队拥有数万门防空火炮,既有37高炮、57高炮、100高炮等久经战火考验的“防空老兵”,也有23高炮、35高炮等“防空新秀”。
战争爆发后,伊军高炮部队6小时内打出了约400万发炮弹,密集的炮火照亮了巴格达的夜空。出人意料的是,在开战首日联军损失的飞机中,没有一架是被伊军高射炮击落的。
不仅是海湾战争,从1995年北约空袭波黑的“精选力量”作战、1998年美英空袭伊拉克的“沙漠之狐”行动、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到进入21世纪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高射炮虽然从未缺席,却鲜有击落敌机的战果。
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就不难发现,高射炮之所以处于“一边倒”的颓势,是因为现代战机对高射炮已经形成“代差”,开始对高射炮形成“降维打击”之势。即使在高射炮最擅长的“火力”方面,由于射程已经抵近“天花板”,面对新型战机,高射炮很难占到便宜。
这种背景下,传统高射炮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战力之问。“高射炮真的无用武之地了吗?”“防空真的已进入后高炮时代?”事实并非全然如此。
柳暗花明:扬长避短寻求转型变身
巡航导弹“踹门”,精确制导武器“点穴”,无人机持续进行电子干扰,被称为现代空袭的“三板斧”,防御一方仅靠防空导弹往往难以招架。
另一方面,高精尖空袭兵器一般都和“白菜价”扯不上关系,不可能时时处处都用它。在“踹门”之后,使用较多的往往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空袭兵器。
这时,高射炮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凭借其轻便灵活、反应时间短、物美价廉、易构成密集火力网的特点,它可以有效弥补防空导弹的打击死角。加上有着很高的效费比和性价比,就决定了高射炮在当今防空体系中仍会占有一席之地。
现代战争中,防空作战的空间范围、战场环境、抗击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高射炮要想发挥更大作用,必须扬长避短。
从当前情况来看,高射炮的“短板”是射程和命中率。射程上的“短板”归根结底是因为初速不够,毕竟炮弹不能像导弹一样在中途添加动力。受限于发射药性能和炮管材质,一味增加初速这条路走不通。好在防空导弹接管了中远距离防空任务,高射炮只需要专注于近距离防空,就能很好地避开第一个“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