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9-08 16:03 的文章

浅议刘裕的南朝宋开局之痛

先看看刘裕是个怎样的人,刘裕出身寒微,起于北府兵,曾是刘牢之的属下,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本事,一是拓拔嗣曾问崔浩,刘裕伐姚泓能不能胜?崔浩说肯定能胜,刘裕乘姚兴刚死姚泓暗弱的时候伐秦没有不胜的道理,其实也是侧面说明以刘裕的本事灭弱秦很正常,接着拓跋嗣又问比慕容垂如何?崔浩说慕容垂是依仗父兄之资,而刘裕是起身于寒微,刘裕要比慕容垂厉害,甚至把刘裕比为曹操。另外,我们从刘牢之与慕容垂的战役中可以看出刘牢之是打不过慕容垂的,以此可以看出刘裕是明显胜于刘牢之的,因此可以说自谢玄之后,刘裕才是北府兵的灵魂人物,这也是为什么何无忌是刘牢之的外甥却不从刘牢之而跟随刘裕;二是孙恩和徐道覆攻打石头时,听到刘裕回到石头了,那是相当的担心,单闻一人归来便生胆怯,可见刘裕的实力和本事多么厉害。整体上看,到东晋末期,除了北魏和赫连勃勃外,刘裕绝对是当时的牛腿领袖,他后来篡位建立南朝宋,为什么无法再展现之前打桓玄、灭南燕和北伐的战斗力,是存在有多方面原因的。

浅议刘裕的南朝宋开局之痛

一、北伐损兵折将。

刘裕最初走向实权派,主要是得力于何无忌、刘毅、孟昶等,等到初期的名将死了之后,特别是北伐时主要依靠的武将是王镇恶、沈田子、朱龄石、朱超石等,但是北伐之后虽然灭了后秦,但是却派了个弱子刘义真镇守关中,在明知道沈田子和王镇恶不和的情况下又把沈田子比作卫瓘,结果沈田子杀了王镇恶,刘义真又杀了沈田子,赫连勃勃乘势夺取关中,在逃跑中朱龄石和朱超石又被赫连氏杀了,蒯恩也被擒,一个北伐损失惨重,名将基本就剩檀道济了,实力自此之后大为削弱。

二、刘穆之之死。

刘穆之对刘裕的重要性就像张宾跟石勒、王导跟司马睿、王猛跟苻坚,刘裕能够撒开膀子在外征讨,应该很大部分得力于刘穆之的幕府辅助,当时除了刘穆之外,刘裕身边还有徐羡之、傅亮和谢晦,但从这三人后来的表现看,加起来还不抵一个刘穆之。刘裕要北伐时,北魏和夏国都是非常关注的,但是崔浩和赫连勃勃都认为刘裕虽能北伐成功,却不能守住关中,理由是刘裕北伐成功后功勋权势极盛着急回去篡位,且不说勃勃,崔浩算测能力非常强悍,这一次也说刘裕是急着篡位回去的,事实是刘裕在关中时刘穆之突然死了,他一知道就惊惧不安,所以才连灭秦后事情还没安排好就急匆匆回了金陵,玄幻点说是不是因为刘穆之也很牛,崔浩被障眼了才没看到刘裕是因为重臣挂了才急着回去的。换句话说,如果刘穆之不死,南朝宋开局不会那么不好。

浅议刘裕的南朝宋开局之痛

三、遭遇拓跋氏和赫连勃勃。

刘裕时期拓跋氏主要是拓跋嗣当政,这个时候北魏主要的谋臣是崔浩,领兵打仗的主要是长孙氏、奚斤等,几个能打的亲王基本都挂了,刘裕全盛的时候也不敢伐魏,主要是拓跋嗣治下北魏政局很稳定,北魏在刘裕伐秦的时候不敢插手是因为当时北魏境内闹饥荒,而且柔然在背后蠢蠢欲动,从后来的对决中,无论是拓跋嗣还是拓跋焘,北魏拓跋氏成为南朝宋开局就绕不开的劲敌。除了拓跋氏,致使南朝宋开局之痛表面上最明显的还是赫连勃勃,前面说过刘裕北伐受到夏国攻击,这个赫连勃勃是刘卫辰的儿子,这个人可以说是绝对的忘恩负义和惨无人道,刘卫辰死后没奕干收留了他,结果他后来杀了没奕干兼并了没奕干的部众,可谓忘恩负义,后来他建统万城干的事绝对是惨无人道,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牛人,基本上没打过败仗,刘裕跟他仅仅书面往来就自叹不如他,勃勃在宋文帝初就挂了,如果他在刘裕之前死,南朝宋后来应该不至于显弱于北魏。

四、北府兵之衰。

北府兵起兴有不同的说法,主流认为是谢玄建立的,因为当时京口又称为北府,所以被称为北府兵。谢玄之后,经历了司马恬、王恭和刘牢之,刘裕才真正掌握了北府兵,但是之前发生的事使得北府兵大为削弱和变化,司马休之应该是带走了部分北府兵,而之前桓玄当政时北府兵也大为削弱,桓氏分领的时候北府兵也受到了瓦解,从早期的高素、竺氏、刘袭和孙无终等被杀,加上刘牢之败亡和刘敬宣出逃南燕(后来又回来了),到刘裕真正掌握北府兵的时候,北府兵已经不是之前的北府兵了,加上北伐后的损兵折将,这只堪称古代四大兵团之一的北府兵已经没有当年一举打到邺城的实力了。

浅议刘裕的南朝宋开局之痛

五、得之不道和伐丧。

晋元帝听晋朝建立故事,叹道如此怎能长久,后来知道曹魏退位后还有陈留王稍缓了口气,无怪乎永嘉之乱还能偏隅江南。但是刘裕在知道谶言之后,先是鸩杀了安帝,然后在恭帝禅让之后也杀了恭帝,背主弑君,欺人寡弱,刘裕得天下多么的有违道义,所以后世欺人寡弱而篡位后又杀前主的王朝哪里有强盛和长久的。除此之外,刘裕也违背了当时胡人都不愿意干的伐丧,姚兴刚死就伐秦,虽是兵威肆加,又怎能服之天道。

浅议刘裕的南朝宋开局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