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9-08 15:59 的文章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今天的大多数自动手枪要么是管退式原理,要么是自由枪机原理,也有“沙漠之鹰”这样极少数采用导气式原理的,但无论是哪种原理,击发后都是自动机后坐向后抽出空弹壳,再复进推第二发弹上膛的。可是在自动手枪初创时期,各种自动原理如百鬼夜行,一些今天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原理在当时也有运用,比如枪管前冲原理,而德国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就是采用这种奇特原理的典型武器。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

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并不是第一种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武器,在更早的1894年,奥地利轻武器设计师费迪南德·冯·曼利夏(就是曼利夏步枪那个曼利夏)就设计过一种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曼利夏M1894手枪,这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自动手枪。但曼利夏M1894自动手枪设计太古旧,产量也很少。相比之下,德国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是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自动武器中最完善,产量也最大的,前前后后一共生产了约8000支。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曼利夏M1894自动手枪

研发历史

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的设计者全名叫安德里斯·威廉·施瓦茨洛泽(Andreas Wilhelm Schwarzlose),1867年7月31日生于当时普鲁士的乌斯特( Wust)。施瓦茨洛泽很早就表现出枪械设计方面的天赋,1892年,在他25岁时就设计了一支自动手枪,并申请了专利。虽然这个手枪设计专利最终没有量产,但还是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随后施瓦茨洛泽又申请了多个手枪设计专利,但都没有量产。

在施瓦茨洛泽的各种设计中最有名的不是手枪,而是一种施瓦茨洛泽M1907水冷式机枪。这是一种采用肘节延迟后坐(注意这里的肘节和马克沁机枪的肘节闭锁不同,它不能彻底闭锁后膛,不需要管退式原理配合,枪管是固定的。这个肘节只是给枪机后坐增加一些阻力,延迟枪机后坐速度,属半自由枪机原理。),弹链供弹的水冷式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奥匈帝国军队。以至于到今天,如果说起施瓦茨洛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施瓦茨洛泽M1907重机枪。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7重机枪

在1907年,施瓦茨洛泽又拿出一个自动手枪设计专利,这种手枪奇特地采用枪管前冲自动原理,弹匣供弹,还有一个握把保险。1908年,这种自动手枪在德国成功申请专利,次年又在美国申请专利,所以后世把这种手枪叫做施瓦茨洛泽M1908或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根据两地不同的专利申请时间命名),但该枪是在1909年投入量产的,所以还是称为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比较妥当。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

按照施瓦茨洛泽申请专利时的技术说明文件说法,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相比当时流行的勃朗宁自动手枪有如下优点:

1、长度较同口径采用自由枪机原理的勃朗宁手枪更短;

2、采用枪管前冲自动原理,枪身后半部分是固定的,没有向后运动的自动机,不会出现自动机向后飞出伤及射手的意外,比自由枪机原理更安全;

3、有握把保险,可在膛内有弹情况下安全携带。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当年的广告

枪管前冲原理探究

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全长140mm,枪管长105mm,全枪高110mm,宽24.5mm,空枪重530g,口径7.65mm,发射7.65x17mmSR勃朗宁自动手枪弹(.32ACP),弹匣供弹,弹容量6发。该枪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采用今天罕见的枪管前冲原理,这种原理其实可看做倒置的自由枪机原理:

我们知道,自由枪机式武器的工作原理是枪机(对很多自动手枪来说就是套筒)与枪管之间无刚性闭锁,仅靠枪机质量和复进簧弹力实现“闭而不锁”。弹药击发后枪管固定不动,火药燃气作用于弹壳底部,推枪机向后运动,抽出空弹壳,随后枪机在复进簧作用下向前复进,推第二发弹上膛。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自由枪机原理手枪击发时枪管不动,枪机后坐。

而施瓦茨洛泽M1909的枪管前冲式原理是倒过来,枪的后半部分不动,枪管向前动,弹药击发后靠火药燃气压力和弹头对枪管内壁的摩擦力把枪管往前推,弹壳则被枪底把上的抽壳钩拉住不动,这样枪管往前,弹壳不动,空弹壳就被拉出来了,完成抽壳抛壳动作后枪管在弹簧(此时应该叫“复退簧”)作用下重新向后运动,套住第二发弹的弹头,把第二发弹套进枪膛,准备发射第二发。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活动的是枪管,而且是向前运动。

由于采用枪管前冲式原理,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的击锤不能像普通自动手枪那样靠后坐的枪机/套筒压倒,而是采用一个与前冲的枪管连接的阻铁杆:

扣扳机时扳机后方的扳机杠杆迫使阻铁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转,尾部与击锤脱离,击锤在击锤簧作用下向前回击打击底火击发枪弹;

随后枪管前冲,因为阻铁杆是连在枪管上的,故阻铁杆与枪管一道前冲,脱离扳机杠杆;

枪管前后完毕,在弹簧作用下后退,套住下一发枪弹进膛,同时组铁杆把击锤再次向后顶,回到待发位置,阻铁杆头部重新与扳机杠杆扣合,准备发射下一发。

另外在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的握把前缘有一个握把保险,平时握把保险弹出,顶住扳机,使扳机无法扣动,只有握紧握把保险,扳机才有向后扣动的空间,才能射击。这个握把保险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当按下握把左侧的握把保险锁定钮后,握把保险会锁定在关保险位置,无法压下,必须再次按压握把保险锁定钮才能解除。

还有要说明的是,虽然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标称7.65mm口径,使用7.65x17mmSR手枪弹,但由于其特殊的自动原理,最好选择一种施瓦茨洛泽专用弹。这种枪弹的膛压比普通7.65mm手枪弹略高,如果用在其他7.65mm勃朗宁口径自动手枪上后坐力会增大;反过来,如果把普通7.65mm勃朗宁手枪弹用在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上,可能会因为膛压不够导致故障。

生产情况和型号演变

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虽然已是枪管前冲原理手枪中产量最大的,但仅仅8000支的总产量对一种量产型手枪来说还是很少,生产年限也不长,从1909年起开始生产,最晚到1915年就停产了,而且生产厂家一变再变。先是施瓦茨洛泽自己的公司生产,生产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经营不善在1910年公司倒闭,该枪的生产权随即转卖给一家叫 G.C. Dornheim的德国公司;到1911年底又转卖给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华纳武器公司( Warner Arms Corporation),并由柯特兰兄弟公司(Kirtland Brothers&Company)代理在美国销售,而华纳公司的正、副总裁富兰克林·华纳(Franklin B. Warner)和马文·华纳(Marvin J. Warner,与富兰克林·华纳是兄弟关系)同时也是柯特兰兄弟公司的拥有人,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都是华纳兄弟开的。

由于生产时期、生产厂家不同,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前前后后有四种亚型,分别是标准型(Standard Model)、豪华型(Deluxe Model)、华纳1型(Warner Type 1)和华纳2型(Warner Type 2)。

标准型为烤蓝外观,带握把保险,枪管后部有细密的竖条防滑纹(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首发装填动作是捏住枪管后部防滑纹把枪管往前推,再往后拉,与普通手枪正好相反),弹匣释放钮在握把底部;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9标准型

豪华型的结构与标准型基本相似,但表面改为镀镍,弹匣底部多了一个挂枪绳的挂环。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9豪华型

华纳1型是美国华纳武器公司经销的型号,特征是竖条的枪管防滑纹改为网格纹,弹匣释放钮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改为握把左侧,这样在握把侧面就有两个按钮,一个握把保险锁定钮,一个弹匣释放钮,握把片上半部分有公司缩写WAC三个字母重叠的图案;另外枪身右侧的抽壳钩也改了,改为加大的外露抽壳钩。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9华纳1型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9华纳1型(右)右侧特写,注意枪管防滑纹后面有一个外露抽壳钩,和标准型(左)是不同的。

华纳2型也是美国华纳武器公司经销的型号,这一型干脆取消了握把保险,改为在握把左侧安装一个可拨动的手动保险杆,弹匣释放钮又改回握把底部。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施瓦茨洛泽M1909华纳2型,握把保险取消了,改为握把左侧一个手动保险杆。

令人意外的是,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如此偏门的武器还和一位历史名人有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就有一支采用特别枪号“No.1”的定制版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这支枪从形制上属标准型,但握把上有皇冠图案,烤蓝表面也经过细致打磨,非常光滑。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威廉二世的No.1号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威廉二世的No.1号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

威廉二世的小玩具——采用枪管前冲原理的施瓦

德皇威廉二世(左),照片中他腰带皮枪套里就放着这支No.1号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

对枪管前冲原理的评价

在自动手枪研发早期“百鬼夜行”的阶段,像施瓦茨洛泽M1909手枪用的这种枪管前冲原理算是解决手枪自动装填的一种技术途径,特别是在自由枪机原理尚在专利保护期的情况下,这种原理能绕过技术专利,有一定意义。但枪管前冲原理从技术上讲不是个好设计:

1、理论上说前冲枪管能抵消一部分后坐力,但每次击发沉重的枪管会先往前冲,再往后撞,握枪的手会感受到较大震动,感觉古怪不舒适;

2、枪管前冲原理工作可靠性不如自由枪机原理,挑子弹,如果用了不合适的弹药,就会发生卡壳、无法上弹等故障。

所以这种奇异的自动原理在枪械发展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待自动武器基本设计成熟完善之后,就再也看不到采用这种原理的实用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