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9-07 17:27 的文章

民国时出现中医存废之争,政府最终确定保留中

引言:

1840年,我国被西方列强用我们引以为豪的火药轰开了大门,同时,也让我们清醒了只有崇尚科学才是提升国力的唯一途径。在后世中,无数传统与科学的较量一一具现,关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更是从古至今争论不休。

民国时出现中医存废之争,政府最终确定保留中

▲古代作品的细致,近日也无法模仿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早先在民国时,曾有过一次废除中医的良好机会,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偃旗息鼓了,令人不禁感叹中医的神秘。

到了今天,仍有很多高级江湖骗子,打着自己破烂旗号到处招摇撞骗,但是,其中不乏有一些"仙术神通",真的能治好疑难杂症,甚至一些西医根本无从查证的病例,也能对症下药,包治百病。这样的神医自然受人敬仰,我们所唾弃的,是那些为了大肆收敛金财而冒名顶替神医的人。

民国时出现中医存废之争,政府最终确定保留中

▲中医的宣传语

事情的起因,还是要从殖民统治者用炮击轰开我国大门那时说起,我国不光屈辱地签订了割地条约,赔款数亿,还要接受外国对国内的信仰输出,知识灌输并且开通商路。这些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政府重视,不过到今天来看,它对我们国家的改变是根深蒂固的,是远比割地赔款外更让人屈辱的。西方列强从此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了我国人民心上,以至于未来几十年,无论是心里还是事实,我们都觉得洋东西就是好货,逐渐丢失了很多我们珍贵的传统,往日的辉煌文化大大受挫,直到十九世纪左右,张之洞领导的改革派也仍旧保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可以说是非常影响我国发展。

民国时出现中医存废之争,政府最终确定保留中

▲中医的主要诊断手法

不过传输信仰和价值观的过程还是要付出一些代价。想让民众信服,最简单直接高效率的方法就是亮出真本事。所以自签订条约以来,许多传教士会提供免费的诊断,而且还建立了教会医院,有时保护受到欺负的华人信徒。刚开始,受到影响的不光有中医贩子,还有部分顽固坚持传统的地主,于是竟然出现了传教士谋害孩子,用活人做实验妄想长生不老的谣言。不过并不是没有丝毫的根据,这体现了中医的神书《本草纲目》与相关书籍中的一个记载,就是以形补形,吃人肉能延年益寿。放在今天可能会掀起血雨腥风,不过那时因为战乱,民不聊生,大家还是更倾向于免费治疗,不过这些谣言也成功止住了一部分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宁愿花些钱财保证安全。


民国时出现中医存废之争,政府最终确定保留中

▲中医理论图

至于比不过就抹黑的行径,直至今日,依然保留了下来。这也是很多中医到了今天,仍被妖魔化的主要原因。中医和西医是真正的两套体系,其中相同的物质可能都是不同的名字,所以更多时候,相信科学的我们宁愿找说法更具科学性的西医看病。

民国时出现中医存废之争,政府最终确定保留中

▲客观反应了当时的中西医区别

西方的现代科技技术让我们大开眼界,甚至有些跟不上思路的趋势,这引起了众多学者开始对现代医学产生兴趣,认为我国应该设置一套有科学基础的医学体系。历史上很多伟人都是留洋学医,比如孙中山、鲁迅等等,回国后更是明确表示反对中医体系。反过来看看中医,完全没从中西交流中摄取养分,还把毒害无数人的鸦片称作福寿膏,做成了中医药贩子的金山银山。不过现在常见的甘草片中,其中的一味药物就是鸦片,可见中医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后来民国颁布建立教育体系中没有出现中医药的名字,中医存废之争开始了。众多因此损失利益的商人、中医进京请愿。相比于丧权辱国的耻辱,这些人不为所动,一涉及到了自己的利益,立刻站了出来,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弱点吧,有了这些人才格外显得革命先烈的伟大。

民国时出现中医存废之争,政府最终确定保留中

▲中西医近照对比图

1929年2月,中央卫生委员会决定采用余云岫(远近闻名的医生)的''中医废止案''。这个消息在界内传的是沸沸扬扬,中医界人士大量聚集在上海,隔三岔五就游行抗议,最后受到有效镇压,于是派出了以谢利恒和陈存仁等人组成代表中医的团队上京请愿。

国民政府最终同意中医存留。

但是要求改名并不批准药物,遭受大量谴责。这一次又受到抗争的国民党政府很快就再次屈服。

结语:

与同时期一起发展的日本相比,我国医学的现代化格外艰辛。同存中医的日本早于明治维新之时便根除了中医,从此独留现代医学在日本茁壮成长,以至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日本人平均身体素质远优于中国人。

可见废除中医未必是一件坏事情,不过主要四个原因导致了中国难以进行。

1. 靠中医赚钱养家的人,废除中医等于让他们失去资金来源。

2. 中医是很多人的信仰,很多人生下来就在中医世家,如果一旦废除,那么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3. 中医存在一定的价值,从古至今都存在部分真正掌握中医医术的神医,他们真的能包治百病,不能因为现在人学艺不精就彻底废除。

4.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即使废除也不能彻底根除,应该存留于世,等待人们发现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中西医的发展历史》

《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