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人民空军在组建歼击、轰炸、强击等作战部队的同时,为了适应空中运输任务的需要,也抓紧组建了空运部队。

1950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进军西藏。由于西藏与内地之间交通极为不便,康藏一带人烟稀少、经济落后,进藏部队的军需物资要靠内地供应。3月中旬至4月初,进藏部队胜利进行了西昌战役,打通了进军西藏的通道。3月24日,攻占康定以后,由于没有公路,部队粮食筹措无着。3月30日,毛泽东根据西南军区的请求,指示空军迅速派飞机空投粮食,支援地面部队进藏。

资料图:1950年4月-1952年11月支援陆军进藏开辟航线示意图

当时空军尚未组建运输航空兵部队,只有华北军区航空处所属的一个空运队,装备美制C-46型运输机9架、C-47型运输机3架,大都非常陈旧。为保证完成任务,空军抽调较好的2架C-46型和1架C-47型飞机,于4月2日转至四川新津机场,连同西南军区航空处原有的4架C-46型飞机和后来从北京增调的3架C-46型飞机组成新的空运队,归西南军区航空处领导,执行空投任务。

康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的山峰海拔6000多米,气候反复无常,高峰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支援进藏部队的任务,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困难。当时既没有该地区可靠的地理、气象资料,又没有完善的导航设备和可供备降、迫降的机场,飞机由于高空性能的限制,重载后难以飞到6000米以上高度,只能在山谷间穿行。机组人员均没有高原飞行的经验,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这些困难,空运队群策群力,认真准备,反复研究各种方案,计算相关数据,制定安全措施并加以练习,采取分段试航、逐段前进的办法,在陆军部队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从1950年4月3日开始,由空运队队长谢派芬机组进行从新津到康定的试航。先后经过4次试航摸索,4月15日该机组驾驶C-46型飞机试航成功,将粮食等物资空投给地面部队。4月28日,进藏部队进抵康北重镇甘孜,5月初又面临断粮困难。空运队经过4次试航,飞越大雪山,将航线延伸到甘孜,并连续两天以最大出动量向甘孜和康定空投粮食、物资。在1个多月时间里,空运队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先后经过9次试航,完成了空投粮食的任务。

资料图:参加空投任务的人员在军旗前合影

毛泽东、周恩来十分关心空军运输部队的建设,从购买高空运输机、速成培训空地勤人员、修建高原机场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陆军部队向前推进,空投范围不断扩大,原有运输机已不能满足需要。空军领导于1950年6月21日和7月25日,两次向中央军委提出购买高空运输机的建议。8月10日,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专门作了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报告毛主席。8月24日毛主席批示“周(恩来)筹备,务于明年一月或二月或三月能有三十架(连现有九架)高空机”,周恩来于 9月16日致电苏联政府提出订购伊尔-12 运输机及必要的油料、器材,同时聘请苏联顾问58名,帮助中国空军训练空运部队。

1950年9月,空军组建高空运输训练大队,开始在长春第2航校进行训练。该训练大队共有学员237名,其中飞行员56名,领航员31名,通信员30名,空中机械师30名,地面机械师30名,地面机械员60名。这批学员大部分是牡丹江第7航校第一期毕业生,有的是从各军区空军和航校飞过运输机或初级教练机的人员中抽调的。11月24日正式上课,经过两个多月的突击训练,于1951年1月30日毕业,分配到西南军区空军,组建空运部队。

资料图:伊尔-12型运输机

1950年11月24日,空军第一个运输航空兵团——高空运输团在四川新津正式组成,向黑樱任团长。该团下辖3个大队,执行支援进军西藏空投任务的空运队编为第1大队,由第2航校高空运输训练大队毕业的学员编为第2、第3大队。飞机除原有的C-46型运输机外,新增加了从苏联进口的部分伊尔-12型运输机。这个团组建后,继续执行支援进军西藏的空投任务。

1951年4月24日,以高空运输团为基础,从第2航校抽调部分运输机和空、地勤人员,在四川新津组建空军第1个运输航空兵师,即空军第 13师。第一任师长为刘绍堂。该师下辖第37、39团,有飞机47架。同年12月9日,又组建了第38团。

空军第一支空运部队在支援陆军进军西藏,特别是支援昌都战役,以打促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支运输航空兵部队因此被誉为“青藏高原的雄鹰”。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