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作为复杂的水面作战平台,其后勤保障系统
导语
我守卫在海防线上,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当代海军诗词
众所周知,航空母舰作为目前最为庞大的水面作战舰艇和海上机动平台(机场),其不仅具有复杂的内部舱室以及先进的电气化、信息化设备,而且还拥有庞大的舰艇“指挥”团队。(注意:所谓的指挥团队实际包括航母的地勤人员、塔台指挥人员、内舱后勤人员)
当然,航母装载的大量指战员、舰载机以及航母平台想要在海上得到持续的机动巡航或者作战状态,必然需要航母的后勤保障系统提供定时的技术、资源支持。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大型舰艇来说,拥有可靠、安全的后勤供应链条也是完善作战类别或者提升作战效率的重要方式。
以美军的“尼米兹”级(斯坦尼斯号)航母为特例,其标准排水量近9万吨,符合编制的人员配置为5600余人。如果航母维持在日常的普通巡航状态,餐食的消耗量可以占比航母储备物资的一半。如果航母进入作战状态,无论是保障舰载机以及依靠自防御设备作战的燃油、弹药,还是航母全体指战员的食物消耗速度都非常快。所以,航母平台必然需要配置一套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保持巡航或者作战状态。
据航母科技资料披露:美军的核动力航母受人员编制影响(基本编制为5000人,战时可以扩编500人以上),单日食物消耗量高达20吨,并且单日食材成本也近40万人民币。
简单来讲,虽然航母拥有可机动的远距离、离岸打击能力,但是维持航母平台的正常运转却需要大量资源进行不间断供应保障。所以说,只有拥有高效、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或者其它储能设备的支持,才能让航母平台持续输出战斗力量,从而提升区域的海空一体化攻防效力。
许多朋友还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航母出去执行战斗或者警戒、巡航任务是不是一次就把所有的储备燃油以及其他食品消耗品备齐才出发?那么,今天我就着重从航母平台“舰对舰”(补给舰为航母提供补给)的后勤补给和“舰对机”(航母对舰载机进行维护、保养)的维护保障作为探索航母后勤保障系统的两大板块。
补给舰为航母平台提供“资源”支持(舰对舰)其实,任何军事单位进行作战任务时,在保证最大攻击效率的前提下,必然会有辎重部队进行定点、定时的资源补给。或者说,辎重部队甚至是处于作战部队的可控距离内,从而在作战部队进行机动攻击、巡逻前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以及维护。
首先,航母进行跨区域的机动作战时,都会配置有7—8艘辅助舰艇,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航母编队。以美军的单航母打击编队为例,1艘航母配置有1—2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1—3艘护卫舰、1艘潜艇、弹药补给舰和油水综合补给舰各1艘。(注意:美军的综合补给舰主要是五万吨级的萨克拉门托级支援舰艇)
由此来看,航母编队一般都会配置有提供弹药和油料、食物、淡水的补给舰艇,从而保障航母能够持续工作。当然,我们也不能小看航母自身的储备能力。一般情况下,补给舰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从航母平台产生的生活以及器械垃圾,油料的补给主要集中在常规动力航母平台。
简单来说,大型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主要是以尼米兹级航母作为核动力航母的参照对象),其内部空间储藏室也非常多而大,食物、弹药以及其他储藏设施也特别完善。大家都知道,核动力航母的单从航行(作战)周期是优于普通的常规动力航母的。因为核航母注入的核燃料可以保障其在海上机动航行近90天(注意:这里的90天,实际上是指航母靠自身给养的航行周期),核航母也不必让太多空间储藏油料,而是储藏航母指战员的生活必需品以及餐食原料和设备。
同时,以库兹涅佐夫号常规航母为例,其储备的单次燃油储备量,可以保障航母平台在经济航速(以18节作为航母的经济航速)下拥有近7000海里的最大航行距离。当然,一旦航母受限的航域周期或者距离(注意:即超过航母的最大作战周期以及区域战斗半径),在燃料和生活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补给舰便会为航母输送二次补给物资。一般情况下,航母进行第二次海上机动补给后,必须快速摆脱作战囧境,或者缩小离岸距离。
简单来说,航母补给舰也是属于一艘机动舰艇,它不可能像陆上的辎重部队持续运输给养到作战区间。所以,航母补给舰一般吨位都非常大,在保证自身的有效航行距离内,能储备更多的弹药及食物供给作战或者跨区域巡逻中的航母。
但是,补给舰最多只能算辎重预备队,其提供的物资当量也没有和航母的第一次自带给养充足(注意:航母的标准储备给养量和战时储备给养量也具有数字差异)。换言之,海上补给舰只是适当延长航母的作战周期,并非能为航母提供完全的给养当量。(注意:围绕航母为中心的战斗,一般是依靠舰载机作为主要打击力量。所以说,航母的武器弹药及航空燃油是补给舰的装备重点)
当然,如果航母还拥有可靠的海外保障基地进行给养补充,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航母的作战区间,以此在机动海域执行长期的巡逻以及作战任务。所以说,航母自身补给以及补给舰对航母的补给是一条“点对点”的直接补给。(注意:点对点的补给方式也是目前多国海军的大型舰艇采用最为广泛和直接的一种方式)
同时,具有增补条件的保障基地,也为航母打击编队提供了点、线、面融合的补给方式(注意:点线面的补给方式,实际上是指不单是航母自身可以进行补给,拥有补给任务的补给舰同样可以进行区位保障)。当然,这也就表明航母的补给空间是受流动和固定因素影响的!
综上所述,航母补给舰是维持航母在海洋进行后期机动运行的主要保障舰艇,也是完善航母打击编队攻防链条的主要支援舰艇(注意:补给舰并非航母一家之福利,而是对编队内的所有作战舰艇提供补给支持,航母只是补给舰的补充重点军事单位)。换言之,航母之所以成为航母编队的打击核心,主要是综合补给舰对于航母平台的多维度资源支撑。
(航母)地勤指战员为航母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这里先提一下,综合补给舰是对整个航母打击编队进行服务的机动舰艇,而航母地勤指战员便是服务航母平台的专属对象。同时,航母地勤人员的指挥、作业流程也比普通的民航地勤人员更为复杂和困难。就目前而言,航母地勤指战员的主要工作包括负责舰载机起飞、降落、挂载武器、加注航空燃油以及舰载机的后期维护、保养等日常工作(注意:整个飞行平台的清洁也是依靠指战员完成)。
以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为例,甲板上的所有指战员都必须由舰桥管制中心直接指挥。即负责舰载机起降的所有流程,包括舰载机、飞行甲板、机库,以及附近5海里内的空域情况,从而保障航母在海、空区域内安全巡逻和作战。
一般情况下,航母平台为保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航母)地勤人员的分工便十分精细(注意:据目前资料显示,整个航母作业平台的指战员类别共30种),并且工作流程也十分专业。同时,一架舰载机的起降需要多人协助才能保障航母平台拥有持续的海空攻击力量。(从空域雷达识别、跑道清空、到阻拦索预备、牵引车就位都十分细致)
同时,以航母的舰载机维护人员为例,因为海上的盐分会随海浪形成盐雾腐蚀停在甲板上的舰载机。虽然现代的舰载机都会增添防腐保护层,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潮湿的海风以及海水盐分的腐蚀。但是,时间一长,舰载机依然会产生腐蚀,从而影响舰载机内部器件的正常工作。所以,航母上的维护指战员便会不定期对起降后的舰载机进行检查(注意:维护指战员不仅要维护所有舰载机,还要保障航母上的通信、武器等其他机械设备都能持续工作)
当然,由于舰载机在海上的磨损程度远大于普通在高空至近地面航行的民航客机。所以说,舰载机的保养周期也比陆基飞机的保养更加频繁和复杂,也可以说航母上的地勤人员比陆基地勤人员更加辛苦。因此,他们也被誉为航母上最为勤劳的“小蜜蜂”。
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航母)指战员的主要工作类别,从而加深大家对航母平台的功能认识。
执行弹射器作业的“弹射组员”—绿盔绿背心控制制动索系统的“制动索长”—绿盔黄衫负责舰载机降落制动(注意:包括普通制动和紧急制动)的“制动组员”—绿盔绿衫负责给舰载机填充燃料的“燃料补给员”—紫盔紫衫负责给舰载机挂载武器、弹药的“武器工作员”—红盔红衫负责对具有安全隐患的舰载机进行维护、保养的“维修消防员”—棕盔棕衫负责对舰载机飞行员以及其他指战员提供医疗支持的“医疗救护员”—白盔白衫由此来看,航母只是给舰载机提供简单的作业平台,指战员才是维系舰载机顺利完成海空防御的重要技术力量。有这样一种说法,培养一名合格的航母指战员不比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周期长且困难!
反思航母作为远洋打击力量的核心,只有保证后勤保障系统的正常工作,才能提升舰载机的出击效率,扩大作战或者巡逻海、空区域的军事控制权。换言之,航母的战斗力(输出值)是建立在拥有庞大、完善的后勤供应体系内。
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航母平台以及指战员定为“经济基础”(注意:这里的经济基础多含有保障航母编队正常运行、正常维持远距离打击敌对目标的意思),而舰载机的攻击能力以及区域的海空一体化战略压制效力,即是航母打击编队的“上层建筑”(注意:上层建筑指代航母平台以及保障、支援舰艇都拥有完善的攻防链条,或者掌握机动海域的战争主动权)
由此可见,拥有完备的的后勤供应网络,对于任何军事单位进行攻防作战都具有积极作用!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航母技术资料
图:部分站内配图,网络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