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中,为何淮海战役最难大?参军的国军
弗朗哥·芬内隆曾说:“所有的战争,都是内部的战争,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兄弟。”
这句话十分精辟有意义。可是,从古到今,国与国之间经常有着大大小小的战争,我们往往把国家之内的战争称为内战。抗日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爆发内战。
其中三大战役,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在这场战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为什么淮海战役是最难打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参战的国军将领都有谁。
杜聿明:先声夺人,善于进攻杜聿明,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学校期间,他的综合实力便名列前茅。后来,他参加了北伐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抗日战争时期,杜聿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重要的战役,杜聿明都有参与。
在日本人大举进攻华南地区之时,杜聿明率领第五军攻击日军。他采取采取“要塞式攻击法”,逐步缩小包围圈,一步一步歼灭敌人。
但是,日本人进军华南地区的决心很大,大批日本军人被派到前线。在这场战争中,国军遇到了很大难题。
杜聿明沉着应对,主动进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最终,这场战争持续了18天之久,被称为昆仑山大捷。
杜聿明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在解放战争东北战场上,杜聿明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给共产党人带去了不小的打击。
但是,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并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他未到战场之前,国民党大军已经陷入了被动地位。
去到战场之后,杜聿明已经回天乏力。他跟蒋介石说要放弃徐州,还能保存兵力。但是,蒋介石坚持让杜聿明守徐州。最终,杜聿明被共产党包围。
但是,在抗战胜利之后,杜聿明虽然成了战犯,但他的生活并不艰辛,在晚年,还与周恩来总理一起接待外宾。
虽然杜聿明是国军,但他曾救了几十万的湘潭人民,在抗战中立下功劳。在我看来,他的一生,也称得上是光明磊落。
黄百韬:富有谋略,作战机敏与杜聿明不同,黄百韬并非军校出身。他早年曾投在多人部下,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受到了蒋介石的赞赏,最终在国军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
在淮海战役之前,黄百韬的位置最靠前。他当时意识到了不对劲,便向上级请求撤退。可是,对方却让他等了三天。在这段期间内,黄百韬被共产党人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将领都会想到向别人求救。但是,黄百韬却下达了“独立作战,以尽军人天职”的命令,他命手下士兵顽强抵抗。黄百韬的这一行为,十分出乎意外。正是由于他的拼死抵抗,导致共产党人损失了6万多人。
胡琏:善于防守,有勇有谋“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胡琏被国民党军人称为金门王,在多场战役中取得成功,名声大噪。在双堆集战役中,胡琏本来不是统帅。但是,当时黄维被我军包围,胡琏十分生气,但又担心自己的军队,便空降双堆集。
他胡琏去到战场之后,国军顿时士气大增,很快扭转了局势,使我军陷入不利地位。后来,我军增派了将领,才十分艰难地打赢了这场战役。胡琏可以说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统帅,客观来讲,胡琏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将才。他不仅有实力,也很有作战天赋,懂得灵活应对。
邱清泉:勇猛彪悍,势不可挡邱清泉打仗十分拼命,强悍无比,人们称他为“邱疯子”。在抗日战争时期,凭借他的这股强硬不服输的态度和满腔的热血之情,邱清泉在战争中屡立奇功,在昆仑山大战中一战成名。后来,又参加了滇缅龙陵战役,给日本人带去了很大的打击。站在客观角度来看,邱清泉对民族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淮海战役的徐东阻击战中,邱清泉带领的军队陷入了不利地位,败局已定。但是,他却坚决不肯投降,拼死抵抗。导致国共两党皆伤亡惨重,给我军的进攻带来了很大阻挠。最终,邱清泉兵败而亡。
淮海之战,伤亡惨重抗战胜利之后,本来是喜天同庆的日子。但是,国内却爆发了内战。三大战役,每一场都十分重要,决定着国共两党的生死存亡。
淮海战役,是这三场战役之中解放军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为了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国民党把许多精锐军官都调到了这场战役之中。
这些国民党军官,都是十分优秀的统帅人才,他们在抗战时期表现出了自己非凡的领导能力和指挥能力。
因此,相比与其他两大战役来说,淮海战役打的尤为艰辛。当然,在这场战役中,国军人数也比解放军多了20万左右。
但是,尽管众多国军精锐官兵被派到了这场战争中去,解放军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要打赢一场战役,除了军队人数和将领以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是说,因为这些精锐的国军将领,另淮海战役比其它两大战役更难打,解放军的伤亡更加惨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淮海战役之后,国民党士气大减,而解放军却势如破竹,一往无阻。在这场战役之前,国共两党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国民党派遣了杜聿明、黄百韬、胡琏、邱清泉等多位精锐国军将领,给这场战役增添了很大难度。因此,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
虽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是,这些国民党精锐军官,给解放军的进攻带去了很大困难。最后,解放军将领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优秀的指挥才能,终于取得了胜利,在这其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