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6-28 17:52 的文章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2000年,青海进行了新农村的改造,在改造中,大量老旧的土坯房子被拆除。让人震惊的是,很多被拆掉的土坯房子,都有一个油布包裹砌在其墙壁中。打开这些包裹,更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油布包裹里面都是一把一把骑兵使用的马刀。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这要从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说起。

兰州战役,青海马家军惨败于彭德怀的第一野战军之手,马步芳、马继援父子匆忙出逃。在上飞机的那一刻,马步芳下达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道军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等待马长官命令。”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虽然之后出现了多次马家军残余人员的叛变,但是还是有大量的马家军人员没有参加叛变,他们还在等待马步芳的命令,而他们的武器则用油布精心包裹,砌在墙壁之中,藏了起来。

这些马家军的残余人员等待马步芳的命令等了一辈子,还是没有等到。这些马家军老兵人虽然已经老死,但他们的武器依然孤寂地躺在墙壁里,就这么静静地躺着,直到2000年的青海新农村改造。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这些马刀虽然再也没被动用,但却给后人了解马家军军刀留下了宝贵的实物。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青海马家军军刀的真实情况。西北军阀中的马步芳部由于装备比其他地方的国民革命军差,同时面对的其他军阀部队和地方武装火力羸弱,反而喜欢进行骑马突入式的骑兵作战,所以装备了大量的骑兵刀。

一、马家军的两大类军刀

马家军骑兵的军刀,头大尾细,刀身两侧各制有一条血槽,全刀长度在85cm左右,刀身长度在65~75cm之间,而且比较笨重。具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方民团使用,一类是马家军正规军使用。两类军刀主要差别在于四个方面。

一是刀柄。如图所示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左侧牛尾型刀柄是民国使用的。

右侧是马家军正规军使用的军刀,刀柄尾端全部都是梅花型刀柄。

二是材质:

马家军正规军的军刀质量相当好,而且不易生锈。当年清朝建造铁路,用的是米轨,也就是所谓的窄轨铁路。民国初年除了山西和云南,都换成了宽轨。马家军军刀的材质用的就是陕西替换下来的米轨铁路的铁轨,由此打造而成,因此质量上佳。

民团所用的军刀材质就差很多了,几乎没有道轨钢的,所用钢材也五花八门。

三是形状:

民团所用军刀与正规军相比,稍长,更窄。

四是缎纹:

马家军正规军所用军刀,几乎看不到缎纹,就是用机制钢(道轨钢)手工打磨,钢质相当精纯。

民团所用军刀,绝大多数都有细流水纹肌理。

二、马家军正规军的五款制式军刀

作为制式军刀,马家军正规军五款军刀的款式其实并没有差别。主要的差别在于铭文。

第一款刀身为光素,上面什么铭文都没有。据传这款刀是给马家军一般部队的。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第二款为数字加字母,比如上图中的A520。据传这款刀是给马步芳嫡系部队的。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刀身上刻着成功成仁,马步芳题

第三款刀身上刻着成功成仁,落款为马步芳题。这款刀是抗战时期,马步芳给马家军军官的。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刀身上的龙纹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落款马步芳赠

第四款刀身上刻着龙纹,落款为马步芳赠。据传,这款刀是马步芳专门赠给立有大功的马家军官兵的。

第五款最为珍贵,存世仅一把,为了防止不法商人仿造牟取暴利,本文就不介绍了。

三、保境安民刀

除了这五款制式军刀,马家军另外还有一款“保境安民刀”,这款“保境安民刀”和上述五款制式军刀完全不同。刀身更长更细,刀柄有护手,刀身上刻有“保境安民”四个字。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其实呢,这款刀是仿制日军骑兵的32式骑兵刀。这是因为马彪所部与日军骑兵作战,因为原有的马家军制式军刀短于日军的32式骑兵刀是在淮泗战斗中败给日军骑兵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马家军之后大量仿造32式骑兵刀,装备于民团和正规军,并取名“保境安民刀”,此种骑兵刀设有护手和钩形爪。但是和马家军制式军刀相比,“保境安民刀”材质要差很多,做工相当粗糙,收藏价值不高。

马步芳的最后一道军令,让马家军残余人员,等

因为马步芳的一道命令,这些马家军的军刀本该消逝在历史中。随着2000年青海新农村改造,这些军刀重见天日。这些武器虽然是马家军使用,但它们本身并没有罪恶,还是让它们静静地诉说那一段历史吧。

作者:孙平,著名古兵器专家

整理人: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