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禅”是如何被“世袭”所取代?没人愿意将
中国的上古五帝时代,产生了中国领导人制度。
在实行“禅让”制度之前,即:在“三皇时代”,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位制,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风姓家族中产生。该制度于公元前2338年被废除。五帝时代是所谓“公天下”时代,实行一种“拟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以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这是一种非血统的或称“拟血统”的王位继承制。
但是,从黄帝开始,王位基本上不传于嫡系长子了。这里就提到了“禅让”制度,所谓“禅让”,是指统治者生前活着的时候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所以,“禅让”这两个字,让我国古代政权的交接颇具神圣感。
仅从形式上来看,这种领导人的更替颇有“民主”的意思。遗憾的是,这种交接模式并没有留存下来,在大禹以后,禅让制便被世袭制所取代了。在传说之中,尧舜、舜禹之间的权力交接均采用了“禅让”这一形式。在前代领导人退位之前,先对继位者进行选拔、考核,最后再确定最终人选进行任用。
当然,我们经常说的“禅让”指的是“外禅”,也就是统治者将政权交接给与其无血缘关系的“外人”手中。“外禅”的好处,就是让最贤明的人接过统治权,将国家治理得更好。相比之下,“内禅”则换汤不换药,仍由宗室子弟继承大统,让位者并不会完全放权,例如:乾隆内禅嘉庆就是这种情况。
那么,“外禅”是如何被取代的呢?我们不妨从史料中寻找线索。
在尧帝以前或许就有外禅制的存在,只不过,在此之前的部落首领已不可考,所以,我们暂且将尧帝当作推行禅让制的第一人。
《史记》记载,晚年的尧帝曾召开了一次“四岳”大会,在会议中表示:“我的年事已高,为了部落的正常运转,你们能否来接班?”各首领均表示:“我的德行不足以接过重担,无法担任各部落的首领,还是另选一名合适的人选吧。”尧又问:“那你们就各抒己见,说出你们心中合适的人选吧!”
有趣的是,各首领都推举了同一个人,也就是出身草根的年轻人虞舜。显然,在现实中这种草根人士得票率百分百的情况是相当罕见的,不过,毕竟这是传说故事我们也没必要太较真。为了考验这个年轻人,尧帝可谓下了血本,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虞舜。
整个考察期历经三年,虞舜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很满意。就这样,尧帝在宗庙中举行了一场禅让典礼,“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当然,在“虞朝”时期未必有“天子”这个称呼,估计是司马迁先生为了方便后人阅读,所以,引用了天子、摄政、天命这几个“新潮”的词汇。
这时的舜正式进入了“试用期”,手中有了一定统治权。在此过程中,舜一举平定了共工、讙兜、三苗、鲧各反对势力。可以说,舜的政绩已足以“转正”,他的一举一动都能让天下人信服,继承首领之位是早晚的事。
“外禅”的流程为人称道,然而,笔者却看到了这里面存在一些难以察觉的猫腻。
首先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句,乍一看是尧帝因为自己的儿子没什么能力,所以,最终将统治权移交给了舜。仔细想想,为什么在决定禅让后,尧仍要考虑自己的儿子呢?
显然,不论尧禅让的初衷是什么,他始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继承人。之所以尧无法让统治权世袭,还是因为“丹朱不足授天下”,这小子太不成器了。可想而知的是,但凡丹朱这家伙有点能拿得出手的政绩,尧都不会考虑将统治权移交到外姓人手中。
由此可见,与其他时期的皇帝相比,尧的做法可谓仁义,但与现代政治相比仍称不上是“民主”,毕竟,尧的私心是显而易见的。
从尧过世后舜的表现也能证明这一点:
在为先帝服丧期间,舜曾多次禅让丹朱,并带着一家老小跑到南方隐居。在此期间,各部落首领均站出来反对,舜这才“不情愿”地登上帝位。如果,舜坚持奉行“民主”,又怎会将首领之位禅让给丹朱呢?
舜的统治期结束,又到了禅让的时候了。
这时各族首领又清一色地推举了禹。禹继位的流程与舜差不多,先是经过了漫长的考核期,然后,在舜过世后又“照例”推辞一番,将位置禅让给舜的儿子商均,在众首领反对后又“不情愿”地接任天子之位。
从这两场禅让中我们能推敲出一套完整的“外禅”流程:先帝年事已高,决定将位置让给儿子,可是,儿子能力不足以服众,只能将帝位让给德才兼备的年轻人。经长时间的考察、筛选之后,最终敲定“代理天子”的人选。先帝过世后,新天子假惺惺地将帝位礼让给先帝之子,然后,再正是继位完成禅让。
从表面上看,这种权力交接模式非常美好,实际上,却是漏洞百出,缺少监察机制,很容易被钻空子。
根据文献的记载来看,禹其实就钻了这种空子。
禹上位时年龄已非常大了,这一点从他的儿子启的年纪就能看出来,当时的启都过了花甲之年,所以,禹当天子时起码有八十岁了。由于前两位统治者的禅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禹就算有私心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废除禅让,所以,他便想了另一个办法。
且看禹最初敲定的人选——皋陶:
根据史料的记载,皋陶不论是能力还是品德都不错,但是,他的年纪比禹还老。按当时的禅让制来说,并未规定不能将统治权禅让给老者,可以说,这是禅让制中最大的“BUG”。这不,禹还没寿终正寝,皋陶就先他一步而去了。没办法,只能再选一位继任者。这时各部落选出了伯益。大禹按照惯例,任命伯益为“代理天子”。不过,在这个流程中,却没有了“荐之于天”的流程,显然当时的禹另有安排。
还有一个比较微妙的地方,禹每次出巡都会带着自己的儿子启,而不是被钦点为代理人的伯益。所以,启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远远碾过了代理天子伯益。在大禹过世后,形势立马发生了变化。
伯益继位失利,在史料中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大禹死后的三年服丧期时,伯益“走流程”将统治权禅让给了先帝的儿子启。不过,启却没有像父亲和舜一样推让,而是一屁股坐在龙椅上。既然你敢让,我就敢当!由于,当时启不论是知名度还是影响力都比伯益高得多,所以,伯益只能接受这一事实。因为,根本没有部落首领站出来说伯益比启更适合继位。
第二种说法是大禹死后启发动了战争,“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启这小子干脆亮出刀剑与启干一仗,手底下见真章。夺权以后,启还说了一句名言:“吾君帝禹之子也”。用句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禹是我爸爸!为了让自己的帝位更加稳定,启干脆来了个“一刀切”,将包括有扈族在内的所有反对势力全部诛杀,然后,再将伯益处死,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
第三种说法是大禹死后伯益暂时主政,“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伯益的能力略显不足,没能让天下大治,所以,他不得不下台。
其实,不论哪种说法为真,都能说明禹从一开始就准备将统治权传给儿子了。
我们且来分析一下,大禹与伯益之间的权力交接缺少“荐于天”这一重要流程,而且,大禹刻意增加了启的影响力。
我们知道,古人是非常敬畏自然和上天的,尧舜将继任者“荐于天”,就是赋予了他们继位的合法性。然而,大禹却并没有赋予继任者这样的合法性。所以,哪怕是启发动战争,各部落首领也挑不出毛病,毕竟,此时的伯益没有合法权,算不上“天下共主”。况且,大禹已为儿子创造了足够的影响力,当时的部落首领眼里只有启而无伯益。
也就是说,在大禹生前,就已为儿子夺权铺平了道路。
至于伯益的能力,史料中记载的已经非常明白了,他曾帮助先帝大禹治水立下汗马功劳,又发明了水井,教人们用火焰驱赶野兽。显然,他的能力比启要强得多,就算“天下未治”,也轮不到启来接任。更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大禹在临终前将所有实权都给了儿子,各部落首领均听启的话,伯益无权治理国家,所以,才会“未治”。
《史记》有云,启在对反对的部落发动战争时,曾说过这么一句霸道无比的话:“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
这是什么意思呢?
谁敢不听从我的命令,一律在宗庙前砍头,家里的女人世代为婢!
为什么启敢放出这样的大话呢?
因为他手里有足够的兵权,可想而知的是,这个兵权都是父亲留给他的。既然大禹早已打算将权力交接给儿子,那么,他为何还会如此大费周章呢?笔者认为:还是为了身后之名。
总而言之,“外禅”这一制度就这样被废止了,世袭制正式登场。不过,这种继任制的更替倒算不上是坏事,毕竟,这些制度都是特定的时代产物。正所谓“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连孔圣人都觉得世袭取代禅让是天命所归,可见,“外禅”这种制度的确不符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的民主制度》、《中国禅让制度的发展》、《“内禅”与“外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