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6-22 17:32 的文章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务必要珍惜,年轻人要在党的领导下把国家建设好、保卫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大。

——103岁老红军闫俊杰


老红军履历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闫俊杰,甘肃省宁县董家村人

1916年9月出生

1931年参加工作

任新宁县第三区第一乡文书

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参军入伍

1937年5月任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

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干事

1940年春在陇东分区行政

督察专员公署任职

1943年任远东独立一团指导员

1948年在西北军政大学就读

1949年参加解放西北战役

后任淮安军区副司令员

1951年回乡务农

有这样一群老人

他们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返乡复原后

却把用鲜血换来的赫赫战功

当成“不能说的秘密”埋藏在心底

这位名叫闫俊杰的老红军

便是其中之一

前不久,某防空旅官兵

拜访已103岁高龄的老人

老红军讲起了那段峥嵘岁月——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与三孙女谈论当年自己参加革命时的情景

“我因为识字而被安排去当地当乡长,后来又任职县长秘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就扛起了枪,那是21岁的我第一次离家。”谈起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103岁的老红军依然历历在目。

闫俊杰的祖父是晚清秀才,自小便对他给予厚望,教他博览群书、识字作文,期望他“学而优则仕”。闫俊杰也不负厚望,年纪轻轻便当上了县长秘书,可谓前途无量,光耀门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闫俊杰深知日军入侵,国将不国,于是义无反顾投笔从戎。在多病的妻子和年迈的父亲相送下,满腔热血地踏上了抗日的征程,自此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闫俊杰参军到359旅后,受组织调派留守陕甘宁边区,进行敌后工作。主要作战任务是防止日伪军的偷袭,防敌对革命根据地破坏,保护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安全。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他主动担负起宣传教育工作,写标语、发传单,挨家挨户鼓动宣传,发动群众。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红军过雪山时的场景(影视画面)

闫老说,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多了,经常会下大雪,有时候在冬日里行军会遇到齐膝的积雪。

由于物资匮乏,当时部队统一配发的都是草鞋,在彻骨的冰雪中,脚冻伤了,冻疮蔓延到了腿上,两条腿都没有了知觉,但是依然用意志力支撑着身体,艰难地一路紧跟着队伍。

除了这些,粮草不足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最困难的时候,闫俊杰吃过树皮,啃过树根,那种干涩的口感,和吞下后给肠胃带来的不适,虽然过去多年,老人依然难以忘怀。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讲述当年与敌人拼刺刀右臂负伤时的情景

1941年4月的一天,闫老根据上级指示单独执行任务时,不慎被国民党自卫队发现。

“我当时觉得肯定跑不掉了,可能就要牺牲在这里了,不过死就死,党和人民交给我的武器不能被敌人拿去。”闫老陷入回忆。

当时,他急中生智,趁敌人不注意,把手枪用衣服包起来,埋在了路边一棵槐树下面。敌人到处搜查,没有找到,只好把他带回去进行严刑拷问。

年轻的闫俊杰抱着必死的决心,一口咬定自己只是普通农民,没有携带武器,连续五天,他始终守口如瓶,最终无可奈何的敌人只得将他从监狱里放出来。

60多年过去了,闫老身上依然清晰可见那时留下的弹痕和胳膊上、肚皮上的数道刀伤,以及一双因常年冻伤而结着厚厚老茧的脚,无不向我们讲述着他曾经遭受的磨难。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闫俊杰与家人合影

抗战胜利后,闫俊杰所在部队驻守陇东,分驻在凤阳、镇原、宁县、合水等县,一边保卫边区以及党中央的安全,一边维护地方治安。

国民党顽固派胡宗南部,在陕甘宁边区周围不断制造事端,挑起陇东摩擦事件。陇东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和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为了顾全大局,维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时通电全国,并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冲突、以谈判解决问题的建议。

在全国各界的强烈谴责和陇东人民“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下,国民党当局只得同意谈判,此事件才得以平息。

1947年5月,闫俊杰随西北野战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战役,而后又在贺龙军政大学就读一年,结业后担任连队指导员,1949年带领连队参加了解放兰州、咸阳、宁县等重大战役。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闫俊杰参加红军时期的腰带

采访过后,闫老拉着记者的手,从箱子里取出一个红布包裹,用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红军时期的牛皮腰带。

他告诉记者,这条腰带从他参加红军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吃不到饭的时候差点拿它“充饥”。闫老一直将他保留,作为自己红军生涯的见证。

“爬雪山,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向前走,不能掉队。能坚持下来,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信念。”

说到这,闫老突然停了良久,而后哽咽地告诉记者,曾经有几位白天还和他携手前行的战友,在他们一觉醒来之后已经唤不醒了,上前一摸,才发现身体都已经凉了,牺牲了。

当时闫老年纪并不大,吃的苦并不多,怎么能坚持下来呢?现在想想,靠的就是身边战友的帮助支持和党员的带头牺牲奉献,靠的正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锻造了他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如今,年事已高的闫老已经被岁月压弯了脊梁,日渐耳背,但是他却始终热爱生活,热心党和国家事业,每当对儿孙们讲起年轻时候的峥嵘岁月,他总是饱含深情,动情处还会落下眼泪。

心系家国的闫老经常教育晚辈们要对党忠诚、报效国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将两个爱孙陆续送到部队,期望他们积极为党、为国家、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陆军某部任职的闫老爱孙闫强接受采访时说:“爷爷说过的话一直是我精神上的‘压舱石’,思想上的‘主心骨’,行动上的‘指南针’,提醒帮助我走好军旅人生路。”

103岁老红军:解放大西北后,返乡务农

▲临走时,闫俊杰向记者敬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