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6-20 16:18 的文章

大唐与西域骑兵作战战术与战例分析:连续闪击

虽然根据《大唐李卫公兵法》,唐军的作战核心思想仍是步兵先释放大量箭矢,之后严阵接敌,骑兵与“奇兵”伺机迂回包抄冲锋,但有趣的是,包括兵书作者、名将李靖自己,在西域实际作战时往往将步兵、辎重丟在后方,单独率领精锐骑兵(有时候包括骑马步兵)进行长途的奔袭。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作战具体方式一定要切实结合实际情况。而这种“骑兵闪击战”战术,正适用于当时唐军对东突厥的战场。

大唐与西域骑兵作战战术与战例分析:连续闪击

壁画中唐军骑兵部队


武德九年(626 年)八月,李世民刚通过“玄武门之变”,得到了皇太子合法继承人的位置,并掌握了“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力。而当时东突厥汗国势力还是较为强大和稳定的,东突厥赫利可汗趁唐朝政局不稳,率领10 万骑兵入侵,李世民则与东突厥达成了略带妥协的“渭水之盟”,唐朝之后一直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

东突厥汗国作为之前唐朝的强大对手,此后不久,却频频出现内乱,一部分突厥部族转而归顺唐朝——突厥突利可汗由于和赫利可汗的矛盾加深,向唐朝上表请求归附。随后,其所辖薛延陀等部也相继叛离。至贞观三年(629 年),又恰遇暴风雪与干旱,大量牲畜死亡,发生严重的饥荒,族人纷纷离散。唐代州都督张公瑾于是上奏请求讨伐东突厥。唐太宗同意了他的意见,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讨伐东突厥,又任命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兵力十余万,均受李靖节度,分兵进攻突厥。

贞观四年(630 年) 正月,李靖率领3000 精锐骑兵(应该是不披马铠的重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然到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李靖探知这一消息,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 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


太宗对此大加赞赏:“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在李靖胜利进军的同时,李勣也率军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与突厥军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遭遇。唐军经过猛烈的冲杀,将东突厥军队打得溃不成军。颉利可汗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遂退守铁山,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几万人马。

大唐与西域骑兵作战战术与战例分析:连续闪击


东突厥在数次正面作战失败之后,逃窜到铁山,残余兵力仍有数万人。颉利可汗派使者执失思力谒见太宗,当面谢罪,请求投降,自己入朝抵罪。李世民派鸿胪寺卿唐俭等人抚慰,又令李靖领兵迎接颉利。

其实颉利可汗内心尚在犹豫,想等到草青马肥的时候,再逃回到漠北重整旗鼓。李靖率领自己的军队与李勣在白道会合,共同谋划道:“颉利虽然被打败, 其兵马还很强大,如果走碛北一带,颉利可依靠旧部族,道路阻隔而且遥远,恐怕一时很难追上。


现在朝廷的使节已经到了突厥营地,突厥颉利可汗一定觉得宽慰,如果挑选精锐骑兵一万人,带着二十天的粮草前去袭击,可以不战而生擒颉利。”二人将他们的计谋告诉张公瑾,张公瑾说:“圣上已下诏接受他们投降,大唐的使者在对方那儿,怎么能进攻呢?”李靖说:“当年韩信就是靠偷袭打败齐国的。唐俭等人不值得怜惜!”于是率兵夜间出发,李勣随后,行军到阴山,遇上了突厥一千多营帐,将他们全部俘获。


而颉利可汗对此并不知晓,见到大唐使者唐俭后十分高兴, 内心稍稍安定,却不知道李靖派唐将苏定方带领200 名骑兵作为前锋,趁大雾秘密行军向他的指挥所杀来。当唐军的骑兵距离突厥牙帐只有7 里时,突厥兵才发现,颉利上马先逃,李靖大军赶到,突厥兵纷纷溃败。唐俭还算灵活,及时脱身回到唐朝。李靖军队杀死突厥兵1万多人,俘虏男女十余万人,得牲畜数十万头,杀掉隋义成公主,生俘她的儿子叠罗施。颉利可汗还想率领剩下的1 万多人渡过沙漠,李勣则率领军队守住碛口, 颉利兵至,通不过去,手下的部族首领均率兵众投降,李勣俘虏5 万多人还朝。此战开拓土地从阴山北到沙漠,捷报迅速传到了朝廷。


最后,颉利可汗逃至灵州西北,想从那儿投奔吐谷浑,但唐将李道宗领兵继续进逼,颉利率几名骑兵趁夜逃跑,最终仍被抓住,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领大批兵力包围沙钵罗营帐,俘虏颉利送回长安。对东突厥的战争在不停歇的“骑兵闪击战”下结束,曾经在隋朝、唐朝初期一直对中原地区具备重大军事威胁的东突厥汗国,宣布灭亡。


在这些作战中,作为统帅的李靖充分发挥了“精骑”的优势,首先保证在首战中可以击败突厥人,然后就用这些精锐骑兵进行不停歇的追击。因为所谓一支军队被击溃,大部分情况下指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员都被杀或被俘(除非围歼战),而是其指挥系统和管理系统被暂时或永久性重创或摧毁,很多人员既没有被杀也没有被俘,而是跑散了。他们是否还听主帅的指挥重新加入战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甚至他们仍在军事编制中,却不一定在这段不利的时期遵循统帅的命令。


大唐与西域骑兵作战战术与战例分析:连续闪击

唐军不披马铠的重骑兵与轻骑兵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剩百余骑”逃走的统帅没隔多久就又组织了一支可观的军队,这些军队往往大部分都不是后组建的后备军,而是统帅重新召集的旧部。这些旧部究竟能不能召集得回来,就只能看统帅的本事和客观形势了。而不停歇的“骑兵闪击战”就是为了让对手的统帅没有条件组织军队,始终处于逃亡与崩溃的状态中。所以在议和期间,李靖才不顾上命,坚持继续进行打击,使得颉利可汗没有任何时间可以组织反击力量直至被完全摧毁。


这种“骑兵闪击战”自然有自己的条件。如果敌方控制区多阵地、城池、要塞等工事或天险,敌方只需要少量的兵力即可完成防守任务,我方骑兵进入敌领土还要担负繁重的攻坚任务,那么“骑兵闪击战”是难以完成的。所以往往这种成功的战例出现在对纯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后者控制区域地形广阔,往往无险可守,没有稳定的防御阵地体系,虽然有利于移动的优势,但一旦被对手发现具体位置, 遭到突袭,将毫无抵抗力,甚至会造成整个防御体系的瞬间崩溃。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50:大唐西域战事》


【新书现货】战争事典050:大唐西域战事 ¥44.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