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核武库要扩充还是已扩充?几个关键信息
近日,随着美国表示要将中国拉入与俄核军控条约一事愈演愈烈,国内对于我国核武库是否应该进一步发展也展开了讨论。这一讨论的前提是我国当前还是使用核模糊策略,从未公布自己核武库的数量,只能通过外界军控组织的分析推测,大约是在三百枚左右这一数量,远逊于美俄的核武数量,大致与英法相当,是印度、以色列的二至三倍。
昨天关于南联盟的文章也提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导弹核武器技术发展的高潮,尽管这种高精尖武器造价昂贵,但是相较于庞大的传统的海陆空军装备,总体性价比,尤其是在那个大家都要打世界大战的年代,对于经济实力并不雄厚,需要有所抉择的各国而言(其实是除了当时的美国而言都是这样),优先发展导弹核武器与现代通信技术,比贸然大规模更新数万辆坦克几百艘舰艇性价比更高。
传统观念认为,六十年代中后期以后美苏重新重视常规军力的发展说明核武器的有效性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高。这句话从定性分析没有错,多次核试验确实证明核武决定论是不妥的,但这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两国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核力量,达到了一定的核平衡之后双方开始在其他领域斗争。尤其是对于常规军力,尤其是常规海上力量远逊于美军的苏联而言,保障了其拥有与美国平起平坐实力的基础就是其迅猛发展的导弹、核潜艇与核力量。曾经我国军迷撕逼很久的的现代战争中航母与潜艇的较量实质上是对经济技术能力有限条件下苏联优先保证其核不落伍政策的误读。解体后的俄罗斯在经济紧张条件下宁可大规模裁减常规军力也要优先确保核力量的维持与发展,其实也说明,处于世界第二的国家,你优先要面对的不是小规模常规战争而是灭国之战中确保“我可以死但你赢不了”。
目光回到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弹一星,也是在经济实力技术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最终打狗棒”的选择,而两弹一星也是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一个重要技术保障。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技术的积累,我国在传统军力领域提升明显,但即便是到去年我国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依然定性防御性战略并将首要作战目标定性为祖国的统一战争。但是也应该看到,“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的表述也要求解放军逐步“走出去”,这一“走出去”既体现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其实也体现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的中美对抗中。
对于每一个世界第二,即便体现了足够的善意,依然会被世界第一所遏制,那么,将全部力量转型为说白了“快速欺负弱小”的新编制就很成问题。从俄罗斯陆军的恢复师-团制可以看出,被美国压制的世界第二、第三不能完全按照作为世界第一的美军的道路去走,LCS和朱姆沃尔特的前车之鉴还没凉呢。相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推断,现今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更为恶劣,作为最终民族根基的核武库也在逐步完善,在去年的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上,大量新型战略导弹的亮相也验证了这一点。
即便暂不考虑即将逐步退役的东风5-B(实际上这玩意运载能力最强),按照东31系列三个旅,东41系列列装2个旅,东31系列携带3枚核弹头,东41系列携带6枚核弹头计算,光是陆基核力量满编就需要超过600枚核弹头。海军按照4艘094,未来会再建造4艘096(均为12个发射筒计算)计算,按照巨浪2和巨浪3都配备3枚核弹头,就需要288枚核弹头。空基力量在轰-20问世之前,总核弹头数量估计较少,即便就算目前空军并未配备核弹头计算,仅海陆军核力量就需要超过900枚核弹头,考虑到日常保养与妥善率情况,实际需要更多核弹头,但我们同时考虑部分弹体并未随时安装核弹头,起训练目的计算,总体上解放军扩充到1000枚左右核弹头还是有需求的。
一方面是我们从编制上可能需要多少核弹头进行推测,同时还需要考虑美军的拦截能力,近些年美军的反导系统不断推进,甚至还出现了在日本部署宙斯盾系统,在韩国部署萨德的情况,客观上降低了解放军核力量的命中率。或许昔日两枚核弹头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得多一枚以备被拦截(还得多准备假弹头)。在可预期的半个世纪内,我们常规军力相较美军总体还处于追赶状态,如果真的发生不测,再没有足以打疼美国的最终手段,我们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又会变成两个甲子之前的庚子,而这一迹象,愈发明显。
其实小编有个想法,兔子干活向来是先干活再说,所以经常出现“老夫给你看个宝贝”的事,这次突然炒作起来这件事并且官方都下场了,是不是其实“河北的瞒报产能兜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