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第五纵队这个番号如此不受待见?几大野战
李三万
摘要:为什么第五纵队这个番号如此不受待见?当年解放军的几大野战军都没有第五纵队?
【头条号首发】
纵队,作为军事上的建制单位,规模有大有小。最为人熟悉的纵队,自然就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纵队,当时在解放军各大野战军的编制中,纵队下辖两到三个师(有的野战军没有师,就是下辖旅),基本相当于军的建制。
但是在当时解放军的各大野战军里,除了东北野战军一个特例外,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的序列都是从第四纵队就直接跳到第六纵队,都没有第五纵队这个番号。为什么第五纵队这个看似普通的番号却如此不受待见?大家都避之不及?
“第五纵队”还真不是什么好词,而提起这个词,就不能不说说另外一个词,就是最近几年在网络上还挺热的词——“白左”!熟悉吧?我们现在网络社会作为主流人群的年轻人,总会充满睿智和嘲弄的提到这个词,也让人非常唏嘘世道真的变了,现在活跃的网络词汇中,“白左”就是个类似丑角的标签。然而在改革开放前,我们相对封闭的时期,对于国际新闻热点,媒体—— 那时只有官方媒体,媒体异常关注的,则是国际进步势力,这个国际进步势力呢,就是自建国起,一直被我们自己划归同一阵营的左翼进步势力,嗯,没错,基本上就是今天的“白左”。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初中音乐课本上,还有一支歌,这支歌据说就是当年世界各国跑去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国际纵队的队歌,曲子是在我国相当流行的《红河谷》的曲子,歌词现在我只记得两句:“我们为自己的军队自豪,也为马德里战役骄傲……”这支国际纵队,也就是当年包括欧美和苏联在内的世界左翼进步势力号召组建起来的,志愿去帮助和保卫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志愿军。
这就要说到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了,1936年西班牙选举,左翼联盟获得51%的选票险胜,由于左翼联盟执政后改变了之前右翼联盟执政时的各种政策,引起了许多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保皇人士等势力的不满。1936年7月,驻摩洛哥和加那利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军在佛朗哥、埃米利奥·莫拉等将领策动下发动叛乱。叛乱迅速蔓延到本土。内战就此爆发,一方是西班牙共和国,另一方则是佛朗哥和莫拉领导的反政府国民军。
西班牙共和国得到了苏联以及共产国际号召的国际左翼势力的支持,苏联和共产国际组织了国际纵队援助共和军。而反政府的国民军则得到了意大利和纳粹德国的支持,德国也派出了“秃鹰军团”援助国民军。
第五纵队的说法就出自于西班牙内战。莫拉指挥的西班牙本土国民军下辖4个纵队。在国民军进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之前,莫拉很会打心理战,造声势,他在被记者问到“哪个纵队会第一个攻进马德里”时,他故弄玄虚云山雾罩地回答:“第五纵队!在我的军队进攻之前,我在马德里的第五纵队已经开始进攻了!”这里的第五纵队就是指他在马德里城里,早就部署了一支破坏部队,在马德里开始造谣、纵火、破坏、暗杀等等活动。
尽管莫拉对马德里的第一次进攻被击退,所谓的第五纵队也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但这个“第五纵队”的说法不胫而走,甚至被精神过敏的马德里当局用来作为对内部大清洗的借口——有一千多人被以“第五纵队”的名义处死,连很多激情高昂志愿前去帮助他们的国际纵队战士也被“第五纵队”这个词莫名其妙送了性命的。
西班牙政府虽然取得了马德里保卫战的胜利,但却没有喜悦之情,而是陷入党同伐异的权力清洗中,于是在胜利之后,人心散了,士气也消沉了。最终佛朗哥的国民军赢得了内战。
从此以后,第五纵队就成了潜伏在内部的破坏者、内奸的代名词,在全世界范围广为人知,在那个年代几乎无人不知。以后,不仅是左翼势力,东方阵营,甚至西方阵营,都将渗透到内部的敌人称为“第五纵队”。
当时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他也参加了支援西班牙政府的国际纵队,他就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第五纵队》,就是海明威当时在西班牙内战中的亲身经历而写的。
毛主席也在《质问国民党》一文中说:“不但在沦陷区,而且在大后方,汪伪国民党政府也是林立的,有些是秘密的,这就是敌人的第五纵队。”
所以,第五纵队就逐渐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词语,当然不受待见。
不过到今天,网络世界可以让我们更方便的知道更多的信息,回过头来重新了解一下“第五纵队”,原来这个纵队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至少是被夸大了。而莫拉进攻马德里的四个纵队也都被击溃,他本人也于1937年6月3日飞机失事中摔死,可以说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而第五纵队这个词语,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很多年轻人都根本不知道第五纵队的由来和寓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