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同时斩获3个中国新闻奖,秘诀何在?
过去几年,人民日报全媒体新闻平台(中央厨房)成为了中国新闻奖的“得奖大户”。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又有3个融媒体作品获奖。在这背后,隐藏着一支怎样“硬核”的融媒体制作团队?到底有啥获奖秘诀?传播君带你一探究竟。
成绩单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的获奖情况如下:
·“麻辣财经”获新媒体品牌栏目一等奖
·《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什么样?司徒带你看》获国际传播项目二等奖
·《致老兵,我们的二十四分之一》获短视频新闻项目三等奖
机制再造,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机制下,融合策划、融合制作、融合传播已成为常态。45个融媒体工作室先试先行,尝试“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跨专业”的兴趣化组合,进行“跨介质协作,项目制施工”,融媒体生产力明显提升。
融媒体工作室围绕时政、财经、军事、国际等垂直领域策划选题、精耕细作,麻辣财经、侠客岛、一本政经、金台点兵、学习大国等明星工作室脱颖而出,探索新闻产品的个性化生产,出品了一大批优质的融媒体产品。
案例一
创意+微记录
“中央厨房”的创意短视频制作精良。以《谁是站到最后的人》与《致老兵,我们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例,这两个短视频都是由金台点兵工作室与学习大国工作室联合出品,一个关注军人依法优先,一个聚焦退役军人主题,上线后广受好评,全网总播放量都超过1亿次。
“中央厨房”给予融媒体工作室多方面的支持,可视化团队施展十八般武艺,配合工作室“一鱼多吃”,完成短视频、H5、动画、图解等产品的制作。
从策划阶段开始,融媒体工作室成员就与可视化团队技术人员紧密协作,根据选题特点确定呈现方式,共同完成产品的生产。设计师、动画师、摄像师、剪辑师不再是被动地配合、执行,而是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案例二
双语脱口秀+实拍
双语脱口秀栏目包括“中国热词”“司徒中国游”等子栏目,外籍主持人在视频中用接地气、幽默的方式切入主题。代表作《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什么样?司徒带你看》海内外总点击量接近440万次,在Facebook平台的点击量接近6万次。
内容创作,从“动起来”到“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可视化表达,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烹饪“新闻大餐”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央厨房”的可视化团队尝试小切口、去中心化的表达方式,在让文字、数据“动起来”的基础上,让人物形象更鲜活,让融媒体产品更贴近受众。
案例一
短视频《习主席来了》
该作品通过活泼的镜头语言,展示了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领导人形象。视频首发于YouTube平台人民日报官方账号,播出后引起西方主流媒体的关注,仅在美国就有数十家媒体刊文报道。2016年,该作品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
案例二
《习近平用典》政论微视频
该系列微视频以《习近平用典》一书为基础,以可视化形式生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现实意义。作品叙事流畅,上线后点击量、互动量巨大。
案例三
“家国梦”系列融媒体产品
今年国庆节期间,在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的推动下,碰碰词儿工作室推出“家国梦”系列融媒体产品,包括公益手游、少儿绘本、互动H5、系列图文报道等多种形式。该系列融媒体产品全网曝光量达11亿次,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合报道十大创新案例(中央媒体)”称号。
打磨精品,从“拼颜值”到“拼气质”
作为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一个完整的、全方面的融合体系,其融媒体产品主要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的可视化团队制作,包括策划、设计、拍摄、剪辑等。
案例一
创意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