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编辑策略
(武汉工商学院 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 本文以“成都七中食品安全”事件中阅读量前100篇的微信文章为例,发现其内容传播特征为:一是主流媒体发挥作用;二是谣言类文章博眼球;三是新闻内容重复、报道角度单一。最后总结出后真相时代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编辑策略: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传递主流价值观;发布独家权威内容,增强公信力;创新编辑思维和方法,提升用户体验。
关键词:后真相;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编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00-02
“后真相” (post-truth) 作为2016年《牛津词典》评出的英语世界年度热词,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关注。这一概念凸显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实“真相”的判断和认同受到情感、情绪、立场或利益等主观因素的过滤和影响,从而产生“情感大于事实”和“消解事实成为自媒体的常态”等现象[1]。这些现象导致客观事实、媒介反映的拟态事实以及受众通过媒介形成的主观事实之间相互断裂、扭曲甚至背离,使微信等自媒体成为谣言滋生和传播的温床。
一、事件发展始末
2019年3月12日晚,部分学生家长反映,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存在食品质量问题。在家长拍摄的照片中,看到各种发霉的食物散落在地上,场面触目惊心。以家长群体为主的微信群、“朋友圈”成为当晚信息传播的主力,同时各种负面情绪开始扩散,直至13日演变成爆炸式病毒传播。2019年3月13日,仅微信平台相关文章就达800余篇,总阅读量近1000万,其中有33篇阅读量超过“10万+”的热点文章。自媒体负面情绪文章迅速跨媒介刷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9年3月17日上午,成都市联合调查组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发霉的牛排”、“硫磺鸡腿”、“脏乱后厨”的照片,系人为摆拍。牛排上的“霉点”实为红曲米,鸡腿上的硫磺实为姜黄粉,脏乱差的后厨,是人为伪造的假象。至此,事件发生了反转,引起了网民的大量关注。
二、数据来源与采集
为了探究“成都七中事件”中微信公众号内容编辑的策略,本文从“清博指数”平台中获取了各大微信公众号在2019年3月12日-3月22日推送的所有文章,合计2257篇,按照阅读量进行排名后,取阅读量最高的前100篇文章,从内容、形式、传播等角度对这100篇文章的内容编辑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清博指数”界面打开产品栏中的“微信文章采集”,输入关键词:成都七中;是否认证栏中勾选“不限”按钮,搜索范围为标题+摘要,时间限定为2019年3月12日--2019年3月22日,共查询到2557条数据。通过清博平台将含有2557条数据的表格导出。
对从“清博指数”中下载的2557条数据进行处理,首先筛选“阅读量”,对阅读量进行降序处理,可以清晰的看到阅读量的从高到低的排名状况,逐一点开链接,排查文章的来源,选取原创文章,并过滤无关文章,最后得出阅读量排行前100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并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三、阅读量前100篇文章的传播特征
(一)主流媒体发挥作用
阅读量最高的100篇文章来自于多家党媒和省级的微信公众号,此外,自媒体也占据着部门影响力。其中,环球时报发布篇数最多,占比百分之九;成都发布次之,占比百分之七;“四川交通广播”占比百分之七。总的来说在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占比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该事件中本地媒体很好的发挥了地缘优势,注重内容,进行深度报道,有效促进信息的传播,引导舆论走向。
(二)谣言类文章博眼球
13日,微信文章传播内容一度呈现泛娱乐化、戏谑化、极端化等主要态势。该事件中,通过戏谑化的反讽表达不满与质疑的文章比比皆是,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这类负面极端文章一般都是自媒体发布,它们热衷于捕风捉影,盲目追求热点,以至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三)新闻内容重复、报道角度单一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而言,不仅要保证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还要保证文章有正确独到的见解。然而,在此次事件中,不少微信公众号存在着新闻内容重复单一,报道角度完全一致,甚至存在抄袭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受众的阅读质量和体验。
四、“后真相”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编辑启示
(一)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传递主流价值观
无论是“后真相”的兴起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组”,都离不开社会媒体领域的“无序”、“扭曲”、“缺失管理”[2]。有效地管理新媒体内容的编辑是十分必要的,专业媒体必须发挥引导作用。新闻工作者应以专业的态度和实践的态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充分利用主流话语平台和主流媒体在传播正能量、回击社会思潮、正向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在后真相时代的语境下,普通民众提高新闻意识迫在眉睫,编辑人员的专业精神和维护新闻业底线的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发布独家权威内容,增强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