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2-14 11:46 的文章

全媒体时代“三农”报纸影响力实现路径

【摘要】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而在传统媒体中本就处于弱势的“三农”媒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继续保有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影响力?《河南日报》(农村版)从强化内容生产出发,实现报纸影响力的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三农”媒体;内容;影响力

《河南日报》(农村版)是全国第一份面向农村基层发行的党报,多年来,报纸的订阅对象涵盖河南省各级党政机关、涉农机构、企事业单位领导、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它以权威性、可读性、贴近性“连接城乡,服务三农”,被誉为中原“服务三农第一媒体”。

2018年11月15日,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创刊55周年之际,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就继续办好《河南日报》(农村版)提出要求,希望以创刊55周年为新起点,“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锤炼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讲好‘三农’故事,讲好河南故事,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风貌,为在乡村振兴中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国生书记的“要求”使全体农村版人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决心让这张带着泥土芬芳的党报在全媒体时代牢牢占据舆论高点,不断提高传播力,加强引导力,提高影响力,扩大公信力。

一、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要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作为一张面向基层的党报,多年来,《河南日报》(农村版)始终牢记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和党报姓党要求,扛好助力“三农”的时代重任,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三农”重点工作,以党报为立足点,坚持涉农特色,讲好河南“三农”故事。

中央“一号文件”现在已成为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从2013年开始,连续7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后,河南日报农村版都要聘请省委政研室、省委农办的权威人士对文件进行解读,并在重要版面刊出。家庭农场、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等,这些涉农关键词通过专家的解读,使广大基层干群更加深刻理解了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解读一号文件也成为《河南日报》(农村版)“三农”报道这桌大餐上的“招牌菜”。

除请专家解读外,在重大政策宣传中,农村版积极发挥自己的“本报评论员”作用,用言论的力量鼓舞士气。今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后,农村版立即组织本报评论员推出了“全面开启河南乡村振兴新征程”系列评论,先后刊发了《凝心聚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 文化为魂》《让乡村有内涵更有颜值》《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等5篇评论,从产业发展、人才凝聚、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乡村振兴的河南实践加油鼓劲。不少“三农”工作者在读了这组评论后表示,评论文章有利于领会十九大作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髓,有利于把中央、省委的相关精神真正读懂、弄通、做实,对协力同心推动河南乡村振兴进程不断取得新辉煌充满了信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目前“三农”工作的重头戏。“用心走基层、用情转作风、用功改文风”,农村版把持续深化“走转改”与这些重点工作相结合,既锻炼了队伍,也收到了很好的报道效果。

2015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6年新年上班第一天,由报社领导班子带队,农村版兵分九路,深入全省53个贫困县,报道各地脱贫攻坚的做法和经验,推出“脱贫攻坚战 中原进行时”专栏,共刊发稿件百余篇。2017年1月3日,由农村版一位副主编带队,4名记者自带被褥,住进了孟津县白鹤镇七里村李淑珍老人家,一周时间里,记者与村民同吃同住,对七里村脱贫进行了深度采访、调查。采写了1.5万字的《邙山驱贫魔 大河招福祉——孟津县白鹤镇七里村脱贫攻坚调查》,用两个整版刊出,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洛阳市引起强烈反响,洛阳市主要领导在全市脱贫攻坚会上要求学习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的这种精神,并复印该文作为学习材料。孟津城事公众号以《女主编自带被褥采写孟津纪事》为题在网上广泛传播。舞阳县是我省率先脱贫的省定贫困县,为更好地激励全省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5月,河南日报农村版派出十几名骨干记者,组成四个采访组走进舞阳,探寻舞阳脱贫攻坚的做法、经验,以整版篇幅刊出。从2015年开始,河南日报农村版就每周拿出一个整版,专门开设了“脱贫攻坚”专版,全面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聚焦全省驻村第一书记,讲述他们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夯实基层党建、精准施策促脱贫的精彩故事,为脱贫攻坚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