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画在融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融媒体新闻生产中,沙画艺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新闻的表达元素,创新了新闻叙事手段和叙事空间,而且赋予了新闻艺术审美和舆论引导功能。但局限于沙画本身的天然特性,其难以实现新闻的全景和深描,线性的叙事结构也影响了受众的多线程交互参与。因此,在技术驱动与叙事变迁下,充分挖掘沙画在融合新闻中的潜力,需要从受众需求和体验出发,在构思设计、主题凝练、故事讲述、场景运用等方面创新突破,以全新的视觉表达让受众沉浸在新颖的视听享受与心理共鸣之中。
【关键词】沙画;融媒体;新闻生产;沙画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四全媒体”理论,为破解媒体融合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如何回答好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课题,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全国上下各传统媒体都在极力探索自己的转型之路。在坚持技术融合的同时,内容上采取的“新闻+创意”做法也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的常态。VR、AR、H5、动画新闻、沙画新闻等越来越多的创新表达和叙事方式,让新闻也能成为网络的爆款产品,从而增强了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能力。其中蕴含中国传统油画的厚重和国画的渲染的沙画艺术在融媒体新闻生产中的应用,让新闻具有了抵达人心的灵韵和触及受众情感的强视听感受。
一、融媒体新闻报道中沙画应用的价值
沙画作为一种流动的影像,是多种元素与科技相结合的视觉表征。当它与新闻相结合时,不仅丰富了新闻的表达元素、叙事空间,也拓展了融媒体新闻报道的外在形式。
(一)临摹再现新闻现场
在一些突发新闻报道中,新闻现场往往混乱、复杂,且难以获得。沙画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其可视化的属性为再现新闻现场提供了可能。此前,由山东闪电新闻制作的4分钟沙画新闻《房子每年被黄河洪水淹一次是什么感受》,再现了山东黄河滩区饱受黄河侵袭的车卜寨村落,这是一个黄河河床日益升高、危机四伏的村落,安土重迁的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穷,纷纷盼望悬河下能安居。新闻故事中,制作者用一幅幅流动的沙画画面再现了黄河水给村民带来的灾难场景。其中,面对狂风大作、暴雨骤降、汹涌的黄河水,村庄、农田、家园瞬间被吞没,灾民们乘坐小船到救灾帐篷,这些如同影视剧般的画面,是新闻记者深入采访得到的真实发生的故事。比起村民的口述和记者的文字描写,动态的沙画通过景别、视角等空间语言和快照、蒙太奇、长镜头等时间语言临摹再现了黄河水患情景,对比受众的视听体验和认知效果,要比传统的图片新闻和文字纪实报道更让人印象深刻。
(二)提升新闻的意境美
图像叙事中心下,融媒体新闻转型的方式之一就是变革叙事方式,如使用H5、VR、短视频、动图等视觉化方式阐释新闻。技术与叙事方式变革,同样需要关注到新闻表达的意境美。“新闻有了意境,就同诗歌、散文有了意境一样,能增添内容的色彩,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使观者得到美的享受。”[1]沙画新闻融合了传统绘画艺术的素描和新媒体艺术的声光影,有利于营造独特的意境之美。
沙画新闻可以用动态的画面语言将新闻事件、人物、行为、环境、声音等新闻要素表现出来,经过艺术化手段处理,不仅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而且让新闻有了艺术的审美魅力。早在2014年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联播》就在结尾播出了一位网友对两会祝福制作成的沙画作品。该作品由三幅沙画构成,构思简单、平中生奇,以水墨的写意和沙子厚薄疏密的对比,营造出了形、意、气、势相结合的画面意境。在《新闻联播》惯常的严肃下,沙画画面的出现给人惊喜,不仅让人感觉接地气而且产生温暖与返璞归真的亲切之感。作品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强烈,被网友称为《新闻联播》最文艺的结尾。
(三)丰富融合传播样态
伴随媒体融合深度推进,新闻传播样态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传统单一介质传播样态的生存空间,在互联网时代被严重挤压。沉浸式阅读环境下,新闻传播的样态基于技术驱动、终端变化和受众需求,走向多种叙事模式,表达手段和多屏互动的融合是适应全媒体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沙画新闻在载体、设计、叙事等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成为丰富融媒传播样态的一个路径。沙画新闻既可以现场直播,也可以通过录像后期制作成小视频。无论哪一种,它的个性化、趣味性、故事性、新奇性和审美性等特征,既有利于多屏传播也有利于网友主动分享到社交媒体传播。2017年12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广播电视台播出了一则题为《以护士妻子工作场景创作的沙画视频在朋友圈火了感动无数人》的新闻,在当地观众中引发热议,继而刷爆微信朋友圈,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新闻故事感人,而且沙画新闻作为创新式的表达更容易进入社交传播。同时,该沙画新闻作为正能量叙事,以医生视角将新闻本身作为与社会沟通交流的工具,以事实的画面纾解社会戾气。实际上,目前沙画新闻所表现的类似“暖新闻”的创新,也是对新闻传播样态的积极调试。
二、融媒体新闻报道中沙画应用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