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2-13 18:47 的文章

南方日报:网游防沉迷要落到实处

原标题:网游防沉迷要落到实处

备受关注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于11月1日正式实施,到现在效果如何呢?有媒体日前下载了多款受市场欢迎的游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游戏大厂对于要求相对执行更严格,但不少中小游戏公司仍不主动提示实名认证,有的实名认证环节干脆形同虚设。同时,个别游戏仍支持未成年人在夜间22点后登录,甚至可以让7岁儿童充值等。

网络游戏固然不是洪水猛兽,但它容易令人成瘾也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去年专门为“游戏成瘾”设立了条目,归类到精神疾病。这绝非危言耸听,“狂打40小时诱发脑梗”“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等,都不是陌生的新闻。而且就现实看,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也在持续走低,不能不引起重视。此次新实施的《通知》,不仅强调将实名认证落实到位,而且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段、时长、付费服务等也作出了巨细无遗的规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不过从媒体调查情况来看,这些细则仍然没有落实到位。很显然,游戏对许多中小公司来说是“现金牛”,要求他们向自己的利益开刀,本身就不太可能。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的企业为了抢夺市场,不仅不具备上线防沉迷系统的自觉性,甚至有意打“擦边球”引诱未成年人。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加大打击的力度。《通知》提出了加强行业监管,这还不够,要跳出部门规章的视野,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要求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才能更有力地敲打企业。

在具体操作环节上,目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关键难点就在于如何分辨游戏玩家是否为未成年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续限制时长、限制付费等都无从谈起。对此,加入人脸识别认证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应该要求行业厂商、运营平台共同探索各种技术手段,使之成为“通行规则”。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联动,将动态及时通知家长,让家长加入到具体保护行动当中。

当然,不是政策制定了、企业执行了,就意味着万事大吉了,还需要学校和家庭方面齐心协力,帮助孩子培养兴趣,让他们知道在游戏之外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实践证明,充分发展兴趣爱好才是避免精神虚空的有效方法。对于学校来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引导孩子去识别网络的一些不良信息。对于家长来说,要以身作则,主动放下手机,带孩子到户外走动,让他们的精神世界真正充实起来。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