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感受大爱——新闻摄影《传递光明》采写谈
原标题:【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体会】光影之间感受大爱
作品《传递光明》有幸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分惊喜。回望采写经过,细节历历在目。
这组摄影报道2018年3月29日刊于安徽日报,获得读者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央媒以及安徽地方媒体多次进行转载,形成刷屏之效,许多读者致电或留言希望加入角膜捐献者队伍。在2018年安徽图片盛典大赛中,该组照片获得了人文关怀类年度大奖。
▲谢女士家人与医生沟通捐赠角膜事宜。
1
“小”新闻里也有好线索
2018年初春,在省红会新闻线索群里看到了“春分缅怀诵读会”的消息,判断大概是常规的单图新闻,从新闻性来说,甚至不一定能够及时见报,但出于对工作的责任感,我还是驱车前往位于合肥市城西的大蜀山采访了此次活动。在现场细细观察,发现器官捐献志愿者和已经完成捐献的志愿者家属眼角泛着泪花。我内心受到极大触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如果有可能,要跟拍整个器官捐献过程,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
联系负责省红会器官捐献的屈医生,并表达了采访意向。他当即说:“这种事情不大好拍,一方面不确定捐献者具体什么时候去世,多数情况可能是在深夜;另一方面家属也不一定同意采访拍摄,你举着相机太显眼,家属心里恐怕不好受。”“没关系,你们医生可以深夜爬起来工作,我也可以;家属这方面,保证保护隐私,而且都是抓拍,不会影响你们正常工作,也不会打扰到家属。拜托您向捐献者家属转达我的拍摄意图,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同意。”“好,我尽量试试,如果可以,我随时电话通知你。”
回家后,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自2010年起,我国着力推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并于2015年完成器官来源转型,除亲属间活体捐献外,所有器官均来源于公民的自愿捐献。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我国构建了公平、高效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捐献数量逐年增长,但供需仍然不平衡。这更加坚定了我拍摄这个主题的决心。
3月28日凌晨1点,手机铃声忽然响起,抓起来一看,屈医生!困意立马烟消云散。电话那头传来屈医生的声音:“刚接到一个角膜捐献者在城东郊区养老院去世的消息,她的家属同意拍摄!”
▲谢女士的角膜移植给一名6岁的女孩。
2
谋定后动,抓拍瞬间
拍摄前期确立思路,拍摄当下随机应变。在拍摄之前,我就决定要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跟踪报道,而且因为采访内容特殊,没有二次补拍的机会,所以要尽全力抓拍到每一个环节。
抓拍源自法国人布列松在1952年出版的画册《决定性瞬间》。布列松对于自己的作品这样写道:“首先,我渴望用一幅照片去捕捉正展现在我眼前的某种局势的全部本质,拍照意味着记录事实本身和视觉看到的形式的严密组织,而形式将赋予它意义。这是把人们的头、人们的眼睛和人们的心置于同一轴线上。”
抓拍,意味着不可能去安排、摆布。布列松认为,拍摄技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观察,观察研究拍摄对象的外部形态和内心世界,并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摄影师需要抓拍的“决定性瞬间”。
抓拍的情感价值。“要捕捉到被摄者的外部形态和内心世界相互交融的瞬间,尊重被摄者周围的环境气氛。”“决定性瞬间”虽然只是一个瞬间,却可能包含了过去的残留,映照着未来的发展。这瞬间蕴含着照片主人公的情绪,又充满着现场的气氛,使人强烈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绪。组照中捐献者家属和医生对话沟通的场景,前景选取了医生交流时的手势,镜头抓取了捐献者家属真实神态的一瞬间,读者从照片中能切实感受到悲伤、坚定和希望,这种真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抓拍的艺术价值。按下快门时,摄影师还需要考虑作品的艺术性,主体的位置,前景、背景的取舍,一瞬间的光影效果等。光影效果所形成的影调,对作品的视觉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影响读者最终的观感。摄影师通常会选择用高调表达欢乐,低调显示忧郁。组照中黑暗背景里的眼角膜被一束光照亮,光影效果极佳,抓人眼球,在提升作品整体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凸显了为黑暗带来光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