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陈铎:时时想观众,事事为观众
原标题:时时想观众,事事为观众(名师谈艺)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少年时期一心想要上大学保卫祖国、建设祖国。1958年夏天等待高考放榜时,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招生,步入电视艺术领域。我之前从没看过电视,只在报纸杂志上了解一些,听人说电视就是“坐在家里不用买票就可以看电影”。到了剧团,我才意识到电视这一新兴事物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肩负的这份光荣的责任与使命。于我而言,电视事业就是革命事业,电视需要就是革命需要,这与我想要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初心不谋而合。就这样,我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电视工作者。
当时电台、电视台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向全国推广普通话,剧团负责演播的所有节目必须使用标准普通话,这让带有南方口音的我犯了难。练好普通话没有捷径,只能下苦功夫,我充分利用时间反复练习,终于藏起了口音,攻克了语言这一关。这也为我今后的电视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电视事业初创时期,设备和技术极其简陋,任何小环节都可能成为大难题。1959年,我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剧《新的一代》中饰演“小教授”。那时的电视剧是直播的,演播要求一气呵成,带机排练尤为重要。剧中有一场戏,我要先躲在桌子底下,等镜头切换过来再站起来出现在画面里。怎么掌握这个站起来的时机呢?快了,镜头还没到;慢了,画面就空了。为卡准这个点,大家想尽办法,都不奏效。反复试戏过程中,我突然捕捉到一个意料之外的声音,当画面切到这个机位时,摄像机的红灯一亮,就会产生继电器接触的轻微声音——“嗒”。这个声音就是万无一失的信号。根据这个信号,我就可以适时出场。当时电视机尚未在全国普及,电视观众非常有限,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电视节目的精益求精,我们追求零差错、零失误地完成播出任务。
剧团的日子忙碌而充实,除了天天和话筒、镜头打交道,我还担任过演员、朗诵、解说、编剧、导演、音响、道具、摄影、录音、合成、报道、作曲、灯光等工作,可以说,干遍了电视的各个行当。伴随新中国电视事业成长起来的我,见证了电视这棵“新苗”茁壮成长的历程,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深刻意识到电视人要有观众意识。“时时想观众,事事为观众”,这一理念在我心里扎根。
上世纪70年代末,我担任中日合拍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的后期解说,由此迈进了电视片解说的大门。当时该片在日本制作合成时,日本电视业的人惊讶:“中国还有人这样解说?”其实,我把观众当朋友,只是在传统解说基础上以一种同朋友聊天的语调表达出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没想到成了突破和创新。
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记忆,也是我电视生涯一段难忘的经历。与以往画外音解说不同,该片首度尝试纪录片主持形式,我和虹云老师以主持人身份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直面电视观众。刚开始我并不知道“主持人”具体是什么工种,对于如何在镜头前解说、如何与观众通过屏幕交流,找不到可以模仿的先例,只能全靠自己琢磨。
新的节目形式就要有新的创作理念。《话说长江》最大的突破是重新确立了电视与观众的关系:电视和观众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而是平等的朋友。在这一原则下,片中的解说词不再带有说教色彩,而是亲切自然、充满生活气息。我的主持解说也不再是字正腔圆式的播音腔,而是娓娓道来的讲述,将自己对长江水、环境、历史、文化的直接感受传递给观众。该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收到万封观众来信。今天来看,我们的创作思路是正确的。电视人心里要有观众,才能最终赢得观众。
今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中,我参与《致敬人民》的朗诵,虽然朗诵词只有几句话,但这次演出的排演过程成为我的又一次深刻激动的记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是中国电视不变的情怀。
(储钰琦采访整理)
陈铎,1939年生于上海,主持人、朗诵艺术家。1959年,主演中国第一部大型直播电视剧《新的一代》,上世纪80年代开始,担任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主持《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电视节目、晚会、系列片。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