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评论”对党报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启示
“现场评论”是人民日报评论部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重要指示精神,于2018年7月在评论版推出的新闻评论新栏目,也是一次对党报新闻评论生产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创办以来,从长江河堤到进博会,从与河长面对面到与两会代表谈心,过去囿于书斋的评论员化身为奔赴新闻第一线的记者,写出了一系列“既带思想力量,又沾泥土气息”的好文章。人民日报“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给当下党报的新闻评论创新以启示。
“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务。人民日报“现场评论”打破传统新闻评论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范式,为党报新闻评论改革与创新找到了新的可能。
1.新闻评论生产机制创新。人民日报“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评论生产范式,着力补足过去新闻评论员“脚力”不足的缺憾,将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第一线,在采访中寻找新闻评论写作的由头和素材,从而改变了过去评论员囿于书斋、坐而论道的评论生产方式。这样,既能让评论员“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①,以此增进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体察与了解;又能培养评论员扎实、朴素、深入的工作作风。除此,还能让评论员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找“活水”、抓“活鱼”,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让党报评论“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从而增进党报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2.新闻评论表达方式创新。过去的新闻评论实践中,为了追求立场的中立性和评论的客观性,评论员多采用非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评论。但在人民日报“现场评论”的写作实践中,评论员直接在新闻现场寻找评论写作的由头和素材,并以“我”的视角,“在场”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所以在“现场评论”的表达和论述中,明显带有一种“镜头感”,给受众一种置身于其中的感觉,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例如《竹海、石斛与鲜花的生态经济学》一文,评论员将四川宜宾的蜀南竹海、贵州赤水的丙安古镇、云南昆明的“花儿街”等三个不同时空的产物连缀在一起,以一种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场景转换来突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评论主题,带给受众强烈的新鲜感和冲击力。
3.新闻评论论证模式创新。“现场评论”除了在新闻采访中寻找评论由头和提炼观点外,在论证模式上也一改过去“观点+材料”的传统论证模式,挖掘新闻现场,甚至是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来论证评论员自己的观点。这种述评结合的论证方法,兼具新闻的故事性与评论的逻辑性,让新闻评论更为生动和具有感染力,克服了过去评论文章过于强调思辨性和逻辑性的弊端,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并产生“共鸣感”,评论的论证效率进一步得以提升。例如在《石鼓镇里说植绿》一文中,评论员“在云南丽江石鼓镇的林荫道上行走,看到一位戴草帽的老人在慢慢踱步”,随后就以84岁的赵碧和77岁的和泽周两位老人的回忆和讲述作为论据展开论述,最后又从年轻的石鼓镇林工站站长和朝明的述说中落笔,文章逻辑清晰,读来让人信服。
4.新闻评论传播方式创新。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要形成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还在于新闻评论传播方式的创新。人民日报“现场评论”充分发挥人民日报在报、网、端、微的传播优势,在做好报纸“现场评论”栏目的同时,深入挖掘和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和传播方法,创新使用H5、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手段,为党报评论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例如,在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体采访活动中,“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不仅开设了《评论君的“长江号”》专栏,每天推送一篇“现场评论”,还推送了H5产品《快看!我把我印在了长江上》。用户在阅读评论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上传个人头像制作精美的明信片分享到朋友圈,形成了“二次传播”的良好效果。这种“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的传播方式,让党报评论更添影响力。
“现场评论”创新实践的隐忧
“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新闻评论生产范式,突破以往人民日报评论的宏大叙事模式,评论员深入新闻第一线,以老百姓可见可感的形式,创新新闻评论的生产、表达、论证以及传播方式,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但在“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中,由于评论员“我”直接介入“新闻现场”,并以此选题和写作,所以如何在实践中保持和平衡新闻评论的客观性、代表性以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