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1-18 16:44 的文章

土行孙在哪从人文价值的高度认识“方大曾现象”

【摘要】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的方大曾(笔名“小方”),是我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新闻界内的传奇人物。他出身于北京,中法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后即以新闻工作为职业,是“卢沟桥事变”战地报道第一人。与范长江等我国新闻界先驱相识相敬,在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方面显露出过人的才华,但却在1937年9月于当时的抗战前线保定不知所终,时年25岁。他失踪六十多年内,其事迹不为人所知。20年前,时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的冯雪松,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寻找方大曾”工作,近年来小方的事迹才为社会大众所知晓,并形成由国内向国际延展的“方大曾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新闻的“工匠”精神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其深层的人文价值内核,期望从多个方面启发思考,并对当下的新闻工作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方大曾 抗战报道 人文价值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1912年出生于民国时期的北京,家住协和胡同。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三天后(10日)的清晨,乘着战事间隙,方大曾即骑自行车前去采访,成为卢沟桥战地报道第一人。同年9月18日,身为《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的方大曾,在当时的抗战前线保定写成《平汉线北段的变化》,特别注明“写于保定,寄自蠡县”,后刊登于9月30日上海《大公报》第二版。同时又给邯郸的亲属寄信,表示要继续北上。但从此却沓无音讯,不知所终,至今整整82年,时年25岁。

方大曾失踪后的六十多年里,其音容事迹偶或见于曾与交往、共事的亲友记述,其中包括后来中国新闻界的领军人物范长江。然而社会大众(包括新闻业界和学界)对他几乎一无所知。1999年,由于著名摄影史学者陈申先生的一纸传真,时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的冯雪松,选择与小方失踪季节相同的炎热夏天出发,尽可能乘坐同样原始的交通工具,沿着当年小方走过的路线,开启了“寻找方大曾”的旅程,至今整整20年。

在这20年里,经历数次实地采访和繁难艰苦的资料搜集与爬梳整理,冯雪松先后完成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解读方大曾》、《珍藏方大曾》等,使得这位“生如夏花般灿烂”的青年才俊身影,重回社会大众视野,也由此聚集起一大批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地参与到寻找方大曾的事业中来。2015年5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召号全国新闻工作者“缅怀方大曾,学习冯雪松”。同年9月,“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启动,冯雪松走进国内外20多所知名高校,向中外青年学子讲述方大曾的事迹和自己寻访的经历与感悟。2016年以来,新世界出版社又积极推动方大曾系列著作的多语种版权输出和译制工作。

一个六十多年间曾经被人遗忘的名字,如今却引发方兴未艾、由国内走向国际的“方大曾现象”,在笔者看来,这虽由新闻的人物与活动始,但其价值却远超新闻传播的专业领域。换言之,小方的事迹之所以震慑人心,对于小方的不懈追寻之所以令人动容,都绝不仅仅因为新闻的职业与活动,而应当从更为广阔的人文视野加以认识。

一、方大曾事迹以及“重现”,体现着新闻“工匠”精神

“中国的罗伯特·卡帕”,这是作为记者的方大曾在今天最为知名的职业成就标签。罗伯特·卡帕是二战以来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1913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936年7月,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奏的西班牙内战爆发,罗伯特·卡帕亲赴前线,因拍摄新闻照片《共和国卫士之死》一举成名,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如果你的照片拍摄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的不够近”,就是他的名言。

的确,方大曾得以重回社会大众视野的最初线索,是他留在故居的837张摄影底片。这些底片一直被其胞妹方澄敏和姐姐方淑敏小心翼翼地保存着,1989年交到了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的陈申手里(2006年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才有了发给中央电视台的那一纸传真[1]。重新洗印成照片后,凡是看过的专家学者,莫不为三十年代的小方,无论摄影理念还是技巧,都可跻身国际顶尖水准而深为震撼。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我国新闻学界元老方汉奇先生评价:“方大曾与范长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2]

方先生说这番话的时候,小方当年多篇新闻报道文字作品,还散见于报纸期刊中不甚为人所知。这些年经过冯雪松的搜寻整理,目前发现大约三十篇,其中的27篇文字通讯和1篇翻译文章,结集为《解读方大曾》一书。看了这些通讯报道,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细节真实,文风自然流畅。尤其是对于社会与时事敏锐而深刻的观察,以及后来时常得到印证的分析与判断,至今仍令许多卓有成就的新闻工作者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