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2-25 01:17 的文章

让科学“跑赢”科学流言

  5G基站、中国高铁辐射大,对人体有害?电子烟无毒无害,还可帮助戒烟?饥饿能够“饿死”癌细胞?近视能够治愈……经常刷微博、看小视频或逛朋友圈的人,或多或少都与这些“科学”流言见过面。其或冠以“重大发现”,或标注“真相揭秘”,或写明“健康忠告”,总之是端着“不看终身后悔”的架势,侵扰着人们的生活。日前,由中国科协揭晓的2019年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在将它们一“榜”打尽的同时,再次证明让科学“跑赢”科学流言的价值与意义。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一直是辟谣者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更何况,造谣者在当下不只有“一张嘴”,还加上了“一副键盘”,网络流言传播得更快速更广泛,引发了网络与现实的双重秩序紊乱。很多流言盗用科学的修辞,冒充科学的权威,披上科学的外衣,用罗列专业术语、援引国外科学期刊等方式,将伪科学藏匿其中,无疑又加大了辨别求证的难度。

  虽说流言成不了真理,但谬误重复一百遍,就可能因为被广泛接受而成为共识。所以,即便难度再大,遏制科学流言都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遏制网络时代的科学流言,更要用网络时代的方式让科学“跑赢”科学流言。科学流言最需要科学来证伪,必须在如何“跑赢”上多想想办法。

  想“跑赢”,首先要琢磨的是如何超越,也就是辟谣这件事。辟谣可是个技术活,与科学流言争流量,对“科学”流言及时制止、及时止损,得讲究方式方法。

  辟谣平台必须权威。权威专家及时出手,才能撕破流言虚假的面具,挤压其生存空间。近年来,果壳网、松鼠会等网络辟谣平台聚集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有益尝试;由中国科协、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手打造的“科学辟谣平台”已经启动,有助于切实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更有利于形成“广泛汇聚、科学解读、矩阵传播、源头阻断”的辟谣机制。

  辟谣方式必须接地气。辟谣,意味着不良影响已经产生,此时必须针锋相对地加以反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高精尖”的科学原理,少一些专业性术语、多一些大众化语言,也要多借助短视频平台等受众广泛的渠道,与流言“赛跑”,与流言“抢市场”。

  想“跑赢”,还要琢磨怎么一路“跑赢”,也就是科普这件事。辟谣也是一次重要的科普,但我们不能仅仅跟在已经生成的科学流言后面穷追不舍,还要想办法从源头上阻断。做好科普工作、增加高质量科学信息的供给、提升公众素养,让每一位公民都能筑起针对流言的防火墙,在全社会形成不信谣、不传谣的良好风尚,各类辟谣平台、广大科学工作者、各类相关媒体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科技进步是识谣辟谣的有效利器,当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当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我们也会因此更有能力撕掉科学流言的外衣,不让我们的生活被“谣”控。这或许会是彻底打败流言的终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