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2-11 14:53 的文章

语音社交产品涌现 包容创新与严格监管需并行

  除了“声波”,今年还涌现了不少同类的社交产品。有人不禁对此表示了担忧:在视频日渐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主流手段的今天,语音社交是否还有发展空间?当下视频直播、短视频等平台的乱象,是否也会在语音社交产品中出现?

  笔者认为,语音社交弥补了传统网络社交的部分不足,其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同时,为避免乱象出现,要对语音社交平台做好前瞻性监管准备工作。

  传统社交产品未满足用户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在线音频用户数已达4.25亿,同比增长了22%。同时,95后、00后正逐步成为社交主力军,语音社交是这类人群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也是他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面对日益年轻化的社交主力军,传统网络社交产品在满足其多元化、个性化社交需求方面略显不足,这为语音社交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于是,各大巨头纷纷加码该领域,一批语音社交软件涌现出来。

  比如,红杉资本和高榕资本共同领投的、以唱歌交友模式为主的语音产品“音遇”,YY直播布局的、以1对1配对语聊模式为主的社交产品“追吖”。在此背景下,网易公司推出一款主打陌生人语音社交的软件——“声波”,用户在登录后可选择在不同的语音房间进行互动,以“多人语聊+观众”的社交展示模式为主。

  目前,声波的功能开发尚处在探索阶段,现有功能仅仅涵盖加入或自建多人语聊房、礼物打赏、匿名社交等常规性社交功能。从目前的用户反馈来看,“声波”在核心功能上,并未突破既有社交功能框架,产品缺乏新意且玩法较为单一。但鉴于该产品尚处测试阶段,“声波”能否走出一条新的语音社交创新之路,还要看其后面的发展情况。

  音频交互形式具备发展潜力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日渐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流手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音频社交没有发展机会,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首先,语音交互是陌生人社交的重要场景。相比图片和文字,声音这种社交方式更富感染力和亲和力,在社交上更具情感优势,是表达情绪和渲染氛围的好帮手。此外,和视频交互比起来,语音社交可以是一种变相的匿名社交,参与者感受到的压力要小很多。从已有的语音社交软件来看,大部分产品都把开发重心放在陌生人社交上。

  其次,年轻社交用户具备挖掘潜力。对于已形成图文社交习惯的老用户而言,语音社交产品的吸引力有限,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尝试意愿,社交理念尚处在形成阶段,社交习惯可塑、可培养。语音社交符合他们追求新鲜有趣的社交方式、青睐互动性强的社交设计等偏好,这为语音社交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最后,语音社交是打破社交孤岛的一种尝试。近年来,外卖、电商等互联网平台不断兴起,一方面它们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人们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和手机、电脑用图文进行互动,和人的真实互动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有人甚至感叹“我们活成了社交时代的一座孤岛”。语音社交凭借其天然的语音属性,弥补了传统社交真实感不足的缺陷,有望成为打破社交孤岛的突破口。

  做好前瞻性监管准备工作

  作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语音社交拓展了人们的社交渠道,增强了部分人群的连接效率,但由于其使用门槛低、内容隐匿性强等特点,也给监管造成了较大难度。因此,我们在推动这一新兴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吸取以往在短视频、直播平台治理方面的教训,要对语音社交产品进行前瞻性监管。

  首先,从行业角度来看,监管既要规范发展,也要鼓励创新。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快速发展,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作为社交领域的新业态,相关部门要提前研究并制定语音社交行业发展的监管体系,促进平台间的良性竞争,将语音社交行业纳入规范发展的轨道,充分发挥监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作用。在监管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积极为新业态的发展,营造宽松、包容的氛围,鼓励其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其次,从平台角度来看,监管既要强调自律,也要鼓励自治。一方面,要加强引导,推动各类语音社交平台共同制定内容审核、管理规则、行业准入等规范性文件,构建违法违规语音内容的防范和惩戒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的自律功能。另一方面,相较政府机构,平台掌握的行业信息更为全面,因此要鼓励语音社交类企业承担起主体责任,并不断增强科技治理能力,切实把平台治理和社会责任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