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明年手机出货量预新增20%约5000万台,供应商
华为明年手机出货量预新增20%约5000万台,供应商或面临大清洗
李星
鸿海、大立光狂吃5G订单
作为同时拥有基站和终端5G技术的企业,有供应链消息传出华为将明年手机总出货量计划上调20%,想要在明年超越三星。华为今年的手机出货量预估为2.5亿台,按照出货量上调20%比例算,将新增约5000万台手机。
按照最近Gartner统计的数据显示,华为是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唯一一家实现智能手机销量两位数增长的厂商,共计售出6580万台智能手机,年同比增长26%。推动华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华为在中国售出了4050万台智能手机,在该国市场中的份额增加了近15个百分点。
据台媒报道,有供应链给出的指引消息称,华为明年将全力冲刺5G手机并扩大委外组装,其中除了华为自主产线的产能外,将由鸿海拿下华为明年全数5G手机代工订单,订单总量将超过5000万台。
另外,为了保证换代机型的品质稳定性,传苹果明年的5G订单,也将全部由鸿海完成,苹果的其它组装代工厂商,则将分食部分苹果旧款型号的订单。
此前鸿海董座刘扬伟预告,看好5G将带动明年服务器、网通等企业产品年增10%,智能手机等消费暨智能应用也维持成长,且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配合下,明年组装业务“不会下降、只会成长”,透露鸿海在5G手机商机信心满满。
在上游元器件领域,大立光是华为手机镜头供货商。受益于华为订单的增加,目前安卓阵营手机品牌的订单在大立光里面的份额占比已超越苹果,成为大立光业绩增长的重要部分。
5G元器件拉货猛,供应链备货提前
除华为苹果外,其它品牌手机也在积极为5G手机备货,据李星从供应链了解的信息显示,多数厂商为明年5G手机元器件的生产计划,都订在了2~2.5亿台需求之间。
5G智能手机除了为适应影音数据交互需求,多摄技术与高清显示技术会带领摄像头行业与面板行业的业绩增长外,由于5G的频率和支持终端数量都要比前几代技术高出很多,因此除了对材料性能要求更严,产品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等参数外,元器件的数量也因为频段通路数量更多成几何倍数增长。
据李星跟部分企业了解后发现,有些元器件企业即便是明年的5G手机订单份额并不高,但在元器件的订单需求上,却让该品类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或几倍。
而在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升级所带来的新设备投资领域,也同样集中在精密加工设备上,如窄间距高速BTB连接器、5G天线连接器、高精密MLCC、5G射频器件等,都需要投入新的设备才能形成产能,预计今年底和明年初,将会是这些设备厂商接单高峰期。
华为产业链将迎来大变革
事实上,华为为了摆脱美国供应链未来供货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不仅是在高精密组装业务和高精密制造业务上,越来越依赖有着为国际品牌代工经验的台湾厂商,而且还正在把多数原来交给美国供应商的订单,也转包给有为美国厂商做代工的台湾电子企业生产,特别是核心半导体器件产品。
并且为了方便台湾企业制造这些产品,华为还积级的在专利方面予以强力支持。根据IPlytics最新统计数据来看(截至9月份),目前全球5G SEP必要专利中,华为凭借高达3325件申请量占据绝对制高点,三星2846件居第二、LG 2463件排第三,4~8位则分别是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中兴、爱立信、高通和英特尔。
当然,知识产权作品的审核是相当漫长的过程,华为目前获得通过的并不足一半。如果以授权批准量来看的话, 三星和诺基亚分列一二位,LG和华为则排在三四。
除了标准专利,身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企业的华为,在5G基站的出货方面也傲视对手。公开数据显示,华为已签署超过60份5G合同,发货40万5G基站。华为明年预计将生产150万基站,相较今年翻番,未来两年将卖出200万台基站,包括完全没有采用美国元器件的产品。
而在手机方面,华为的低端机型几乎可以完全摆脱美国供应商的限制,并且在新开发的高端机型里面,也越来越少采用美国供应商的产品。
并且,除了一些中、高端机型里的元器件产品,其它多数中、低端机型,华为的上游供应链基本上可以完全由中国内地的厂商来生产完成。经过近一年多的设计规范转换,目前华为内部的产品设计,基本上已经实行了适应中国内地厂商的设计规范优先,与采用美国和台湾厂商标准的设计规范并行操作。
华为目前在产品研发领域的动作,也开始有意或无意间跟随三星、苹果的作风,学习传统的日本电子企业运作模式,依照专利系统来打造统一的工艺链,从产品到元器件设计,完善出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企业设计标准链。
一旦类型的内部企业设计标准链被华为慢慢累积出来,华为长期以来的备胎战略,将会由点到面,形成完整的内部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链外包为主就成了苹果模式,产业链自制为主就成了三星模式。
对于华为现在的供应链企业来讲,最后留下来的,将会是有着独特精密制造技术的代工企业居多,如晶圆代工厂、光学镜头厂等,而其它的可替代通用技术代工企业,则将会日渐消亡,失去其在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