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1-03 23:11 的文章

一个弹匣有多“重”

    影片《战狼2》中,吴刚饰演的老兵何建国单手换弹匣的动作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实战中,该战术动作能够大幅压缩火力间隔,提升射击效率。赞叹之余,有军迷发问,这是什么弹匣?一个弹匣有多重?

    弹匣重量的问题不仅被热心观众和军迷所关注,更为世界各国军队所重视。一般来说,战士们都希望弹匣既轻巧便携又装弹量高。然而,鱼与熊掌通常不可兼得。如何在弹匣重量与装弹量之间找到平衡点,始终是世界各国军队研究的命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弹匣,一同去了解它。

    不是所有的子弹容器都叫弹匣

    一个弹匣有多“重”?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研发时间、使用枪械、材质功用方面的不同,不同的弹匣有不同的重量。确切地说,从弹匣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它的重量一直是变量,但其演进的方向大致相同,那就是:更轻巧便携、更结实好用、装弹量更多。总之一句话:更贴合实战需要。

    弹匣?弹夹?这是不少军事爱好者极易混淆的两个词。二者虽然关系紧密,却有所不同。我们最为熟悉的盒状供弹器叫作弹匣,而弹夹是弹匣的前身,也被称为桥夹、条夹、快速装弹器等。

    1885年,奥地利枪械设计师费迪南·曼利夏研制成功一种带楔形栓体的新式枪机,弹夹应运而生。这种弹夹将零散枪弹整齐排列固定在一个金属片上,并将它们一起压入弹仓,以达到快速装填的目的——这就是有名的曼利夏弹夹供弹系统。彼时,弹夹只是一个金属片,其身量之轻可想而知。

    无烟火药问世后,德国将无烟火药枪弹与曼利夏弹夹有机结合,研制出著名的“委员会步枪”。随着德国M1888“委员会步枪”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与之相配套的弹夹也得以广泛应用。小小弹夹,以其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成为当时枪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弹夹不断演化,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盒状弹匣。作为当下各国普遍采用的弹匣形式,盒状弹匣被认为是在重量与装弹量之间精确找到了平衡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盒状弹匣同样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频繁更换。

    在上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的苏芬战争中,芬兰军队重创了人数2倍于自身的苏联军队,除成功运用战术外,采用弹鼓设计的M1939式冲锋枪也使后者使用盒状弹匣的步枪相形见绌。

    弹鼓被有的军迷称作“弹匣plus”,是自动步枪、轻机枪等连发枪械常用的供弹装具。弹鼓形如其名,“肚量大、形似鼓”是其显著特征。如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格里戈利·斯帕金研制的PPSh-41冲锋枪就采用了弹鼓供弹。这种弹鼓容量可达71发,子弹压满时弹鼓重量达5.3千克。

    弹鼓诞生后,很快以其超大的弹容量,保证了射手在无须频繁更换供弹具的情况下发射出更多弹药,形成持续火力压制。但是,弹鼓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携带不便等短板,因此只能在特定作战环境下使用。

    弹匣还有一个“加长版的亲戚”——弹链。随着马克沁机枪横空出世,为其超高射速提供可靠保证的弹链也应运而生。弹链把大量子弹以串联方式链接,供给全自动发射的机枪或机炮使用,以达到保持持续火力的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斗中,当时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机枪,这种由弹链供弹的机枪因杀伤力巨大被称作“火力狂魔”。德国的HK23E机枪就使用弹链供弹,只不过,其弹链装在盒内以便吊挂在机枪下。弹链兼具价格实惠、便于携带等诸多优长,但它也未必十全十美,与弹匣相比,弹链装填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

    此外,还有弹盘、弹带、弹板、弹筒、弹斗、弹巢等诸多供弹装具,他们与弹匣的形状结构不同、装弹容量不同,但作用相同:都是为枪械供弹。各式各样、轻重不一的供弹装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为枪械提供充足弹药支撑。

    战火“主刀”为弹匣“塑型”

    为了更好地适应战场、发挥作用,弹匣的形态随着战争形态演进和枪械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重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栓动式步枪发展至如今的各类先进自动步枪,供弹方式经历了单发装填、金属制桥夹、直弹匣和弯弹匣的进化,每一次的改进都是根据战场上士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反馈和总结做出修改的结果。

    早期弹匣多为单排设计,例如柯尔特M1911手枪,弹匣单排设计使得该枪容弹量仅为7发。随着枪械技术不断进步,双排弹匣设计成为时代主流,95式自动步枪和92式手枪的弹匣都是双排结构。主流之外,为增大弹匣容量,还出现了三排弹匣、四排弹匣、可拆卸式弹匣等诸多弹匣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