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19-10-10 18:33 的文章

郭永怀:钱学森的师弟,用身体守护绝密资料,

杨振宁曾问邓稼先:研发原子弹、氢弹得了多少奖金?

邓稼先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10块钱,曾经是原子弹、氢弹研发计划参与者的最高奖励。

1

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家境还算殷实,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

10岁时才开始正式读书,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十里八村第一个公费中学生。

后进入南开,预科班毕业转入本科学习,选择物理专业,师从申又枨和顾静薇教授。

郭永怀在南开的档案资料

两年后,在顾静薇教授的推荐下,到北京大学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

在饶毓泰、吴大猷、周培源等导师们的精心锤炼下郭永怀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

饶毓泰: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1939年夏,中英庚子赔款举行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名额只有20人,而报名人数多达3000人。

其中,力学专业只有一个名额,他与同学钱伟长、林家翘一起报考了这个专业,并且三人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并列第一,最终在叶企孙、饶毓泰教授的极力争取,留学名额破例增加到22人,同时三人被录取,后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

郭永怀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海外生涯(1940年8月才正式出发)。


2

留学才过短短的半年时间,郭永怀就凭借《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这篇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获得了数学硕士学位。

1941年,郭永怀又赴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钱学森去接的郭永怀)。

青年钱学森

在这里他与钱学森一起成为了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钱学森最喜欢做的就是开车带着这个小师弟去兜风。

博士期间,主动提出要进行当时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跨声速流下连续解的研究。

当郭永怀向冯·卡门教授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这位热情的航空大师十分钦佩这个年轻人的胆略和勇气。

1945年,经过苦心钻研,郭永怀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论文——“跨声速不连续解”,破解了声障这个世界难题,获得了博士学位。

1946年,康奈尔大学成立了航空研究院,特邀请郭永怀前去任教,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的三个著名攻关课题主持人之一

郭永怀和钱学森合作,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后来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纽约航空展上,表演突破音障的精彩

在这里,郭永怀跻身世界知名科学家行列,他的名字轰动世界气动力学界。

在康奈尔大学一次演讲中,郭永怀遇见了一生的爱人李佩。

郭永怀和李佩在康奈尔大学

其实,早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两人就是校友,只是不熟悉而已。

1948年,他们在纽约附近的小镇绮色佳市政厅结婚。

3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遍全世界,海外游子们都迫切的想要回国效力,郭永怀夫妇也不例外。

当时的郭永怀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聘为了终身教授,开出了很高的薪资;

不仅如此,美国方还给郭永怀和妻子、女儿安排了别墅,他们的吃穿用度,一切都是按照最高标准配备的。

郭永怀一家

郭永怀毅然决然的放弃优越、舒适的生活,坚决回国。

台湾当局也给郭永怀开出了丰厚的待遇,同样被拒绝。

但是像郭永怀和钱学森这样尖端的科技人才,美国怎么可能轻易放走。

大家都知道,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曾评价钱学森:

“我宁愿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因为这个人知道的太多了,无论他身在哪里,都抵得过五个装甲师!”

但是钱学森却认为郭永怀比自己更厉害,曾这么评价郭永怀:

“假使我的价值能够得上五个师,那么有一个人的价值至少要达到了十个师,对此我深信不疑。”

由此可以看出,以郭永怀的价值,美国是不能轻易放走的。

直至1956年,美国政府取消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郭永怀就收到了一封信:

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这封信就是钱学森从北京发来的。

回国前夕,同事、好友得知郭永怀要回国,都以中国贫穷落后为由,纷纷挽留他。

郭永怀:“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有了钱学森的前车之鉴,郭永怀为了避免被美方为难,

当众把将十多年来积累的未发表自己研究手稿和讲义文稿,一叠一叠地丢进火里化为灰烬。

李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郭永怀则安慰她: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

国庆前夕,携妻挈女踏上归途。

4

1956年底回国后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郭永怀。

钱学森与郭永怀一起担任刚成立不久的力学研究所学的正副所长。

终于我国也将研制发射地球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郭永怀负责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的领导工作。

虽说郭永怀身为副所长,但是每天八点就准时到所里开展一天的工作,他的工作日程表永远排得比其他人来得满。

1956年,郑哲敏(右)与科学家郭永怀亲切交流。

1959年,中苏关系开始紧张。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随后撤走所以专家还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

研发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郭永怀临危受命,他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在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在即将进入原子弹试验的日子里,郭永怀经常是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举国欢沸。

1967年,王淦昌(左1)、彭桓武(左2)、郭永怀(左3)和邓稼先(右2)

随后,郭永怀又开始的彻夜不眠的投入到我国热核导弹的研制。

5

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青海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要急着赶回北京,就争分夺秒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

次日凌晨5点,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郭永怀乘坐的飞机不幸坠毁。

飞机上当时有十几个人,只有一个幸存者。

他后来回忆说,在飞机剧烈晃动的时候,听见郭永怀曾大喊“我的公文包!”

最终,人们找到郭永怀遗体时,发现他与警卫员牟方东死死抱在一起,搜救人员奋力拉开他们,那只公文包从两人胸间滑落,用身体保护了这份用于热核导弹研制的宝贵资料。牺牲时年仅59岁……

次日下午,一位秘书来到正在接见外宾的周恩来总理身边,向他耳语了两句,周总理随后中止了与外宾的会面,走出房门,失声痛哭。

周总理从郭永怀的遇难中嗅到了一丝异样,悲伤之余立刻下令:彻查!

最终还是没有任何结果!

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0天,1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烈士称号。也在这一天,根据郭永怀公文包中保留下来的数据,中国又一枚热核武器试爆成功。

这一声爆炸,就像是国家和人民对郭永怀最诚挚的敬意。

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为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