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19-12-14 19:42 的文章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谈新时代坚持《实践论》基本原则

12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班第68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专题支部学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题为“坚持《实践论》基本原则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坚持《实践论》基本原则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实践论》紧紧抓住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系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强大思想武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实践论》中具有穿透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炼、逐步升华而成,也是在实践检验的锻造里闪耀光辉、彰显力量,更将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过程中一以贯之成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心骨、定盘星。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90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在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不断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根植这样的历史渊源、把握这样的发展演进、立足这样的实践基础,才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才写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将一切理论创新的指针拨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用一以贯之的信仰信念、人民立场、历史担当、务实作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回答好“为何复兴”“谁来复兴”“如何复兴”的时代命题,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伟大梦想。

◎始终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发展

理论要同实践相统一,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践发展到哪里,思想就要解放到哪里,思想也要统一到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时代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更好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