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19-12-07 12:27 的文章

初心牢记不忘科技报国为民

学长、老师,教授、老校长;院士、省科协主席……在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的身份是多重的。

“朱院士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先进事迹,是我们云农学子上过的最生动、最深刻的一堂课。”云南农业大学2017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张权告诉记者。

12月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让云南农业大学师生深受鼓舞,800余名师生聚集在文韵堂,观看《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大家跟随镜头见证了朱有勇院士的“高光时刻”,也回忆起了他的点点滴滴。

农民教授四十年一心向农

“我很忙,现在就在建水的地里跟农民种包谷,没时间回来接受你的专访,抱歉啊!”

“我不过是一名农民教授,农民在前,教授在后。一个搞农业的教授,到田里还不如一个农民,你肯定不行!”

“我主张团队的年轻人要写文章,把理论基础搞扎实;当了教授后,就要把文章写到大地上,干项目,搞技术,做应用。”

这是近八年来,朱有勇院士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几段录音节选——他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发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控制作物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把这一理论拓展应用到农林植保、粮食生产和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朱有勇自称出身农家,1977年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后,更是把自己交给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他1982年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毕业留校任教,并考取了段永嘉教授和陈海如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攻读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修植物分子病理学。

“进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我研究的是棉花病虫害课题,但对我后来研究生物多样性有很大帮助。我做病虫害防治实验,也做分子遗传学实验。在与国外同行的相互交流学习中,我打开了眼界。”朱有勇回忆道。

1996年,朱有勇完成了分子植物病理学的项目研究,婉谢了导师的挽留,带着家人回到了云南。“我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母校,为这片土地、为家乡人民做事,比在国外更有意义。”他说。

2002年,朱有勇担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任国家农业生物多样性工程中心主任,2004年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2006年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云南农业领域的第一位本土院士。

科技人的强烈创新担当意识

朱有勇院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过去一百年间,发达国家将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世界各地,促进了粮食增产,但也导致了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病虫害频发,防控压力增大。

“作物高产,需要品种单一化,但这导致疫病极易蔓延,又得拼命打药。全世界的农药,接近三分之一被我们用来打在自己的土地上,对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朱有勇说,人们都在试图破解这个难题,他的团队独辟蹊径,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聚焦生态功能,用单一地块物种、品种相克相生的原理来解决这一科学问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品种多样性控制病害是一条可行的路子。随后通过近千次万亩放大试验验证,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控制病害的新途径。

这一标志性研究结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的封面文章,发表在2000年8月1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植保界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云南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启发了我们的研究思路,这也是一条绿色生态的路子。”朱有勇说,这些技术要让老百姓拿去用;成果只在计算机上、在试管里弄是没有意义的。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从引起作物病害发生的遗传异质、稀释阻隔、气象因素、协同作用等方面入手,经过十余年研究,揭示出了作物多样性与控制病害之间的关系,包括遗传多样性、协同作用、病害防火带、稀释作用等主要机理。

近年来,“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扶贫的模范参与者

“澜沧江边蒿枝坝,林下药材满山崖,生态有机三七花,人人见了人人夸。澜沧江边蒿枝坝,冬天洋芋美如画,根深叶茂个头大,家家都开致富花。”写实的拉祜歌声中,唱的正是朱有勇院士矢志为农的初心和把论文写在边疆大地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