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19-11-26 00:08 的文章

新政直指中国足球痛点,结果却引发激烈争论!

全文 1865 字,阅读时间预计 4 分钟。

周一,中国足协召集中超 16 家俱乐部投资人代表,在上海召开联赛工作会议。自中国足协发布《关于各职业俱乐部暂缓签署球员工作合同的通知》及其官方解读以来,多项有关联赛政策和规则的动议流传出来,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政策变动

足协新政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顶薪标准:本土球员的单季顶薪标准分别为税前 1000 万元(中超)、600 万元(中甲)和 300 万元(中乙);顶薪球员不得自由转会;国脚薪资可上浮 20%。

二、入籍球员:入籍球员分为两大主要类型,即有华裔血统的和非华裔血统的入籍球员。有华裔血统的入籍球员视为本土球员,薪酬标准与第一条所述一致。非华裔血统的入籍球员,每家中超俱乐部至多可同时注册 2 名,每场比赛只能上场 1 名。

三、超级外援:允许每家中超俱乐部引进 1 名超级外援,其身价不得超过 2500 万欧元,薪资不限。

四、年轻球员:本土 U21 球员税前年薪至多为 100 万元;同时鼓励 U23 球员留洋,俱乐部送 U23 球员留洋,可在联赛中享受 U23 球员上场政策的减免。

五、30 岁以上球员:中乙球队单赛季限制注册 3 名以内的 30 岁以上球员。

激烈讨论

无论是在舆论中,还是在会议上,足协的一系列动议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从各项动议的内容和目的看,其矛头直指中国足坛“球员能力与薪酬不匹配”以及“年轻球员匮乏”等公认的重点问题,这些现状也都是新一届足协班子上任后想要极力改变的。从根本上讲,这些政策的发力点还是对的,但所选择的方式有多大可操作性,正是引发讨论的关键所在。

本土球员顶薪的标准设置意图明显,就是要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迅速将已经背离市场规律的中国足球职业球员薪资水平拉回到正常水平。但 1000 万、600 万和 300 万元的标准制定,是“一刀切”的结果,还是经过严密计算,是否符合中国足协为各俱乐部投资限额现实、同时能正常反映球员能力、又有利于转会市场正常运转的,还有待进一步考察。而顶薪球员不得转会,一定程度上将损伤高水平球员的积极性,或许将对球队的氛围造成不利影响。

国脚薪资可上浮 20% 的规定,正面来看是对国脚们能力的肯定,是对他们为国征战在经济层面进行的回报,也是对球员们争取国脚资格的一种激励。但在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迟迟未能确定的情况下,谁是国脚这件事,到底由谁说了算,恐怕还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政策出台。

针对年轻球员的新政动议,目的同样明确,即鼓励年轻球员踢上更多的高水平比赛,但限制中乙俱乐部报名 30 岁以上球员的政策似乎有些矫枉过正,毕竟对于足球大市场来说,随着球员年龄的增大,其竞争力,特别是身体素质将会出现下滑,从高级别联赛向低级别联赛流动,也是一种客观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失去竞争力。比如日本的三浦知良,刚刚随横滨 FC 冲进 J1 联赛,不出意外,下赛季他将以 53 岁的高龄征战 J1 赛场。放眼国内足坛,汪嵩、王栋等一大批活跃在联赛赛场上的 30 岁以上球员,仍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在已经有鼓励年轻球员上场的政策基础上,再去限制 30 岁以上球员在中乙联赛的报名,是否会显得有些多余?

对于特别优秀的年轻球员,新政似乎也缺乏保护或优待。像已经跳级进入国家队的朱辰杰,19 岁的他按新规应执行 U21 球员年薪不得超过税前 100 万元的政策,即便加上国脚的 20% 上浮空间,其上限也只有税前 120 万元。相比于朱辰杰这样的好苗子,比他年长一点的球员年薪上限为 1000 万元,他们即便踢不到国家队,也很容易就能拿到比朱辰杰多得多的薪金,这样的设置难免会对优秀年轻球员的进步起到反作用。

鼓励 U23 球员留洋也是出于好意,如果有政策减免,不难想象,各俱乐部都将对送球员留洋持积极推动态度,毕竟比起留在队内,可能出现伤停等难以预料情况的现实,将球员送出去,进而直接享受 U23 球员上场政策减免来得更加实惠。只是这样的政策究竟是能够达成足协助推球员踢高水平比赛的本意,还是会引发新一轮年轻球员 “出国涮水”的风潮,目前看来,还难有定论。

至于超级外援的设置,虽然在其他联赛中也有过先例,但具体如何操作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毕竟各俱乐部的投资总额受限、薪资支出也受限,突然冒出来一个薪资不受限的超级外援,在球队追求成绩的基础上,很可能出现薪资结构向“超级外援”一方倾斜,从而招致其他球员的不满,这也对俱乐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极大考验。

总而言之,足协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想必也是希望通过与各俱乐部的交流,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从流出的政策细则来看,各项规则修改直指目前中国足球联赛存在的问题,但修改和限制的色彩似乎还是过于浓重,政策调控手段运用较多,缺乏对应的弹性机制和疏导方法,此外,各项新政动议在逻辑上并未形成关联与合力,引导联赛健康发展的思路尚不明确。希望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各项政策变动能以更加公正和严谨的条款公之于众。


本文系《体坛新视野》微信订阅号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如有稿件采用需求或商务合作意向,

请在工作时间(8:00 - 18:00)致电:

(022)23601972 or 13207576205

或用手机添加微信号:EYESONSPORT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