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际 2018-11-20 18:28 的文章

dota恐怖利刃出装让技术助力“一带一路”语言服务

 
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艾伦·梅尔比在大会上发言 人民网记者 尚凯元摄  

“机器有一天会取代翻译员吗?”这一令翻译从业者担忧,令普通民众期待的议题,在今天开幕的改革开放40年与语言服务创新发展论坛暨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倡议的实施,语言服务行业迎来了划时代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也为这一行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带来了新变革,提出了新要求。

“机器翻译不会取代人工翻译的,”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艾伦·梅尔比在大会发言上说道,“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能够从事低等级的翻译,或许还能实现不错的流利性,但是高等级的翻译工作还是需要由人工译员来完成,才能保证准确性。”

的确,如果说机器翻译的基础是对数据、算法和场景的不断开发和完善,人工翻译的前提则是对语料的精确理解。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显得尤为重要,先秦思想、陶瓷艺术、国画、民间非遗……要想向世界推介这些文化宝藏,离不开译者自身透彻的领悟。可以说,机器翻译帮助译员从低级重复的翻译内容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也对他们的翻译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会的分论坛上,有不少翻译界人士都肯定了技术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变革性发展。例如,科大讯飞的智能翻译产品已经能够满足旅游和商务常见场景的需求,在一些术语翻译上也能达到较高的准确率。运用这些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翻译效率。“没有技术的翻译公司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上海瑞科翻译公司董事长左仁君如是说道。还有专家探讨了更为新鲜的区块链技术在语言服务方面的应用,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对接起高度分散的语言服务供给和需求,建立一个能够随时随地生产和获取翻译产品的语言生态圈。

不过,对于人工智能的作用也不可过分夸大。未来,机器翻译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其中一个必经的途径就是从事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士与在翻译领域深耕的语言专家能够更多地交流、融合,让后者在语料上给与前者更多地指导。梅尔比指出,“人类和机器翻译都不能达到完美,它们之间是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在未来的翻译场景中,人机结合、人机互动将成为可想见的工作模式。

语言服务行业的这些变革也倒逼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一些开设语言专业的高校在看到学生职业焦虑的同时,调整课程模式,使其适应未来行业的发展:增加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让学生熟练运用常见翻译工具;认识到语言识别技术的辅助作用,减弱以往翻译训练中对于速记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外语专业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目标指向更加高级的翻译工作……

“拥抱技术,提高语言服务能力”,这是与会者的共识;让语言互通为“一带一路”的“五通”提供前提和基础,则是与会者的共同目标。

【1】【2】

 

(责编:(实习生)、樊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