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际 2018-06-27 10:17 的文章

湄公河流域国家深化禁毒合作(国际视点)

 

  6月25日,泰国政府在大城府邦巴茵工业园内焚烧14.7吨毒品。图为特警严密守护即将被销毁的毒品。
  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核心阅读

  6月26日是第三十一个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日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连日来,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都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开展禁毒宣传,并举行毒品销毁活动。眼下,东南亚地区的禁毒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湄公河流域毒品供应不减反增,区域内合成毒品滥用愈加突出。为了应对严峻形势,湄公河流域各国兼顾打击毒品与经济发展,努力改善毒品预防政策,同时积极采取举措强化国际合作。从联合巡逻执法到“平安航道”机制,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不断升级,中国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各国赞扬。

  

  显示打击地区贩毒的坚定信心

  6月25日清晨,近十辆警车闪着警灯,从曼谷北郊的泰国公共卫生部出发,护送着满载毒品的3辆货车,驶往百公里外的大城府邦巴茵工业园,货车上装的是即将焚毁的毒品。在荷枪实弹的特警严密护卫下,14.7吨毒品被投入高温炉内付之一炬。泰国禁毒委员会副秘书长威猜告诉本报记者:“当天销毁的毒品中6.3吨来自司法部门已结案的7245起案件,价值137亿泰铢(1美元约合32泰铢),8.4吨来自国家警察总署查获的毒品。”

  26日,柬埔寨销毁了超过3吨的毒品。同一天,在缅甸仰光,价值约1.87亿美元的毒品被焚毁。与上一年毒品销毁活动的数据比较,今年东南亚国家总体销毁的毒品重量和价值均有所增加。销毁大量毒品,显示出区域国家坚决打击贩毒的决心。

  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17年世界毒品报告》,从2010年至2015年,在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缴获的由东南亚生产的鸦片制成的海洛因和吗啡总量上涨了88%。2015年,东亚和东南亚的冰毒截获量首次超过北美洲。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代表道格拉斯表示,“金三角”和缅甸北掸邦地区生产的大批毒品涌向东南亚市场,同时经由东南亚转运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市场,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

  本报记者在老挝、缅甸、泰国等国采访时了解到,湄公河流域不少国家禁毒形势依然严峻。2016财年,泰国警方缴获的四大类毒品中,仅摇头丸就达9000万粒,2017财年上升至2.1亿粒。2017年全国处置的贩毒案件达25.9万多件。在泰国禁毒委员会绘制的“毒品流入地区形势图”上,记者看到北部、东北部边境都是大片的高危红色区,南部和东部边境也是主要流入区域。“毒品流入泰国后,会分销给来自周边其他国家的毒贩。”泰国禁毒委员会秘书长诗林亚对记者说,2018年4月,警方在湄公河岸边查获当地最大毒品走私案,起获价值约3800万美元的毒品。

  2017年,老挝公安部门共处理涉毒案件2770起,同比增加10%。老挝近年来毒品走私活动呈增长态势,西北部是毒品流入的主要区域,南部边境日益成为毒品流出地带。在首都万象,不少企业、学校门口都有“远离毒品”的宣传牌。缅甸的禁毒形势也不容乐观。缅甸毒品泛滥管控中央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缅甸罂粟种植面积为4.1万公顷。2018年1月18日,缅甸在掸邦查获总值高达5400万美元的毒品,是该国查获的最大一批毒品。

  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不断升级

  深化地区禁毒合作是解决毒品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湄公河流域国家应对跨国和次区域毒品带来的挑战过程中,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被认为是区域内打击毒品最活跃的机制。2018年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签订25周年。25年来,中国、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及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在这一机制下共同合作,应对湄公河流域毒品制造、贩运与使用,取得了积极成效。“该机制涵盖执法合作、法律和司法合作、降低毒品需求、可持续替代种植等多项内容。成员国都要进行一些共同培训,有一致认同的毒品打击操作程序、信息分享等。”道格拉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