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来了一群年轻人
教老人做手指操,陪老人做纸黏土……今年5月至11月,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的一群社会工作者,来到河北省故城县仁德养老中心,帮助老人们提升手脑配合能力,增强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同时,他们还帮助当地民政部门培养专业社工人才,孵化出了该县首个社工组织。
这是近年来中国各地开展社工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2017年8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参与贫困群众救助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建设、促进异地搬迁贫困群众融合适应、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及针对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关爱保护等工作。
2020年,中国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绝对贫困现象,少不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参与。专家表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和专业特长,为贫困群众、留守儿童、老年群体等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长见识,也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老人们过得越来越舒心
河北省故城县仁德养老中心2015年开办,拥有22个房间,40张床位,一些子女外出务工、无人看护的农村老人住在这里,接受养老中心提供的院舍养老服务。
不过,养老中心创始人崔洪梅也坦承,养老中心成立之后,虽然为老人提供了许多服务,但是在细节方面做得还不够,尤其是养老中心工作人员的护理技能还有欠缺。
睦邻社工来到中心之后,不仅带领老人开展小组活动,还邀请专业护理医师对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服务技能培训。一来二去,老人们过得更加舒心,养老中心的服务水平也明显提升。
韩丙坤老人今年83岁了,身体仍然很硬朗,每天早上、下午都要在院子里走上好几圈。对于养老中心现在的服务,他觉得挺好的:“服务态度好、吃得好、休息得好。”尤其是睦邻社工来养老中心之后,韩丙坤感觉更好,有人随时记录自己的身体状况,对自己照顾得更细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熊跃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农村老龄化程度高,年轻人基本外出,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多老人缺乏家庭成员陪伴,在精神上缺少关爱,心理问题突出。这种情况在贫困地区更加突出,因此在帮助贫困地区老人实现物质上脱贫的同时,也要注重老人心理“脱贫”,而社工可以为此提供专业服务。
“老年人成长小组面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仁德养老中心65至85岁之间的老人,大部分行动相对自如、有一定的交往和参与意愿,当然部分老人也存在行动不便、表达有障碍的情况。经过4节的小组学习,老人们和同辈群体之间更熟络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一天有说有笑的。”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副总干事胡洋说。
对老人的日常护理,“过去我们的员工只是埋头干活,老人日常情况的记录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老人们的身体心理状况。”崔洪梅说。
经过睦邻社工事务所的培训之后,现在对老人的日常护理已经做得十分规范,比如每天都要对老人做详细的记录,包括吃饭时间、吃药时间和不同时间的血压状况、老人当天的心情表现等。
“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老人,为老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对这些变化,崔洪梅感到很高兴,她认为这符合养老中心创办的初衷。
可喜的变化还有不少。仁德养老中心过去只有一栋二层楼,基础设施不完善,与睦邻社工事务所“牵手”后,不断引进资源,建设了新院址;经过培训后,许多员工和志愿者提升了护理技能……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邓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会工作专业参与脱贫攻坚在各地已经取得不少好的经验和效果,许多社会工作院校积极参与贫困群众的救助帮扶、脱贫能力建设以及社区发展,面向农村留守与困境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开展不同方式的关爱保护服务。一些社会工作机构也通过“牵手计划”等带动贫困地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
让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化
据胡洋介绍,睦邻社工事务所在故城县仁德养老中心一共开展了4节老年人成长小组活动,两次护理知识专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故城县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管理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
邵桂桃是养老中心一名护理员,每天要负责7至8位老人的护理工作,“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要我来负责,吃喝拉撒都要我管。”
来养老中心之前,邵桂桃对如何护理老人一窍不通。跟着崔洪梅出去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才逐渐上手。这种粗放的护理模式,仅注重老人的饮食起居,在心理层面关注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