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业评论剖析“双11”:中国商业创新的大压
哈佛商学院的著名管理学刊物《哈佛商业评论》日前刊文称,中国的“双11现象”可以给全球企业带来启示:这一商业“极限挑战”能让组织超越现有能力的局限,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双11反映出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推动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发生”。
这一结论来自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中国计划(China Initiative)学术总监Quy Huy,11月11日当天,Quy Huy一行访问了杭州的阿里巴巴总部。他们认为,发展到今天的双11意味着极高的风险,比如流量洪峰可能让服务器崩溃,海量的订单可能压垮物流供应商,营销活动可能不奏效。阿里巴巴到底用什么扛住如此巨大的压力?
“我们的杭州之旅提供了令人惊讶的答案。”Quy Huy观察到,阿里巴巴员工专心、高效的态度表明,没有犯错误或找借口的余地。几乎每位与其交流过的阿里员工,都将双11的挑战视为一种“额外的收获”。
Quy Huy指出,2019年天猫双11当天的成交总额是2684亿元人民币(384亿美元),这是去年美国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的总和的2.5倍以上。尽管如此,双11的驱动力并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
Quy Huy总结,首先,双11推动着阿里巴巴产品、计算、客户服务和物流能力等方面的创新,比如,阿里巴巴改进了预测订单量的人工智能算法,使仓库能够在双11前的几周内就精准备货。这些能力的提升使企业长期从中受益。
同时,双11的考验形成了更高效的跨部门网络。作者指出,“深井病”(即不同部门之间存在壁垒导致闭塞和低效)是组织面临的普遍问题,即便管理者知道跨团队和部门工作很重要,但在正常的业务流程中,他们仍可以选择各自为战。但阿里巴巴却不断聚合生态能力,零售平台、物流、支付等能力紧密配合,在服务商家和消费者的能力方面不断实现更高的目标。
此外,双11锤炼了更强的团队凝聚力,这使阿里巴巴在杭州这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科技中心保持着对人才的吸引力。这些能力使阿里巴巴能够不断刷新商业创新的记录,面向未来迎接挑战。
双11同时激发阿里巴巴的内部创新和更多品牌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等的深层变革。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双11,品牌在天猫推出了超过100万款新品,销售额达到406亿元。2019年双11当天成交总额破亿的品牌从去年的237个增长为299个。这种持续的自我超越在双11期间已经是普遍现象。“企业想要激发未被充分释放的消费需求,就必须竞相迅速向市场推出新品。”文章写道,挑战推动企业研发和产品能力持续增强,使它们能迅速提供高质量结果。
“我们能从双11中学到什么国际经验吗?”作为战略学的专家,Quy Huy提出,管理者不必总是根据组织现有的能力来评估“我可以做到什么”。在双11式的创新和战略变革里,人们有能力将不可想象化为寻常。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