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19-12-06 13:21 的文章

崩溃边缘!连续暴涨之后 中国最强 命悬一线?!



文/宝莲需要灯


5年能发生什么?收入翻10倍,净利润翻10倍!


股市,沧海换桑田,增长不易,一直增长一直不易。


今天看看,先导智能,一家做锂电池设备制造的公司。


一家涨涨涨的公司,凭借产品“锂电池卷绕机”上榜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公司。


这家公司,曾经有过一次成功的收购。


看多了雷,今天看看小清新,洗洗眼睛。


收入涨涨涨 股价涨涨涨


收入涨涨涨,股价涨涨涨。


2015年至今年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36亿、10.79亿、21.77亿、38.9亿、32.16亿。净利润分别为1.46亿、2.91亿、5.37亿、7.42亿、6.35亿。


自上市以来,市场表现还是不错的,稳中有升。



再看看市盈率(TTM)。2015年的市盈率平均下来是最高的。



市盈率高了,投资回报周期长,是不是不能买?未必。


2015年的PE平均达到100以上,股价涨了500%多,2016年收入涨101.26%,股价才涨3.1%,这是因为前期市场给的估值太高,股价疯长,一时难以消化。从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看,先导智能的PE最小值能够在20左右,似乎依然有上车的机会。


表现这么牛,简单了解一下镇店产品——锂电池卷绕机。


一种造锂电池的机器,把锂电池内部的电芯卷绕在一起。


技术难点在于组合完毕后,电池必须得是安全的,所以对机器的精准度要求非常高。


以前大电池厂商使用日韩的卷绕机,日韩有几个大牌子,在国内很畅销。先导智能研发出国产的卷绕机,性能超过了日韩企业,而且价格还便宜,打破了日韩卷绕机长期占有中国市场的局面。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先导智能占据国产锂电卷绕机市场份额超过60%。


除此之外,盈利能力也保持在高位:2015年到2019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43.05%、42.56%、41.14%、39.08%、41.28%。


看起来是难得的一家好企业。


往事:溢价24倍 收购泰坦


业绩得以大幅度提升,离不开一场收购。


2016年,先导智能购买李永富、王德女夫妇、泰坦电力电子集团合计持有的泰坦新动力100%股份。


这次收购,泰坦新动力资产估值翻了2394.66%!这是相当高的。


泰坦新动力,成立于2014年2月,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能量回收型化成、分容、分选、自动化仓储物流、锂电池电芯及模组测试设备的专业厂家。


收购泰坦新动力的成本多少?


大致算一下,购买价13.5亿,超额业绩预计奖励1.46亿,初步成本合计14.96亿。


原股东李永富、王德女夫妇承诺:泰坦新动力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 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5亿、1.05亿、1.25亿和1.45亿。


2017年收购完成后到今年三季度,泰坦新动力账面商誉10.92亿,累计实现净利润5.78亿。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泰坦新动力净利润为0.58亿,比去年同期锐减一半。利润下降的原因或受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


也就说,要想达到预期,2019年下半年还要继续盈利1个亿左右。


收购风险高 宁德是大客户


先导智能是宁德时代的供应商。


收购泰坦新动力后,泰坦也成了宁德时代的供应商,占宁德时代采购额比例超过1%。


看看下图,先导智能处于产业链中端位置——卷绕,泰坦新动力处于产业链的后端位置。



泰坦新动力成长速度太快了。



这样的高速增长不是异常,背后有政策与市场之手在推动。


2016年11月,工信部要求“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而之前的门槛在2亿瓦时左右,一下子提了40倍。


为了达到新的门槛,当年的锂电池厂商,快速扩容,整个行业爆发式增长!


哪怕是一只小船,急流来了,想不快也很难。


大利好刺激,估值翻倍再翻倍,暴雷风险谁都难逃。


13.5亿购买价,溢价24倍,业绩承诺4.25亿,是不是太高了?来看看2017年同期收购案例。


2017年6月,富临精工拟以21亿元,收购升华科技100%股权,评估增值率742.54%到834.38%。业绩承诺累计6.13亿。


2017年10月,中葡股份以27亿收购,收购国安锂业100%股权,预估增值138.38%。承诺净利润7.31亿;


2017年8月,南都电源拟以19.6亿购买华铂科技49%股权,预估增值率为488.79%。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16.5亿;


2017年8月,长园集团拟以19.2亿购买中锂新材80%股权,预估增值率为367.51%。没有设置对赌协议;


2017年12月,凯恩股份以24.14亿,收购卓能新能源87.5842%股权,预估增值493.32%至634.26%;承诺净利润8.6亿。


上述这些公司,在收购结束后,经营未见明显好转。比如中葡股份,现在已经成了ST股,富临精工收购对赌失败,直到今年股价才缓过劲来。


先导智能收购资产,溢价最高,为什么就他没有事情?


启示:要稳定 不要激进


为什么那么多收购都失败了,这样的收购能不能给一点借鉴?


1. 如果行业壁垒高 不要激进的收购 稳定是前提!


先导智能历史上进行过2次收购。第一次收购境外资产。第二次就是大手笔收购泰坦新动力。


锂电池设备制造,技术难题多,收购要谨慎,不要激进。


像爱尔眼科,瑞幸咖啡这样的开店型扩张,另当别论。


2. 优先选择自己行业上下游收购 跨界收购不适合业绩本来就很差的公司。
优先在自己行业上下游收购,熟悉是最重要的。东方精工45亿买的锂电池pack子公司,10个亿贱卖了,这就是不熟悉行业乱收购的恶果。这样的例子数不清。


如果业绩很差,一定不要跨界收购业绩很好的公司。开始时,天平就不是平的。


3. 商誉不能过分高


商誉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如果商誉已经远远高于一年的净利润,那就是危险中的危险!比如某些上市公司,商誉50亿,一年赚2亿,那就很难看了。


像先导智能账面商誉10个亿,净利润7个亿,暴个大雷顶格亏损4个亿,不至于把公司拖垮。


过度依赖大客户 游离崩溃边缘?


让人担忧的是,先导智能过于依赖大客户——宁德时代。2018年销售总额近50%来自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可以称得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晴雨表了……它好,大家都好。


不过有一点令人匪夷所思,宁德时代招股书披露的,2016年从先导智能那里采购金额为5.02亿。



到先导智能这里就成了2.62亿了。这里面差了2个多亿去了哪里呢?



这点确实有点费解,不知道是谁的报表编错了。


先导智能对大客户宁德时代越来越依赖,虽然有好处,但是不可不防断奶风险。


总结:先导智能在收购以后,的确走上高速公路,市场信心震荡下,股价表现比较稳定,这次收购中的成功点值得借鉴。当然公司也有一定的问题,对大客户宁德时代过度依赖,如果断奶,收入将直接腰斩,游离在崩溃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