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广播剧引领国产IP原创改编新时代
原标题:《三体》广播剧引领国产IP原创改编新时代
2019年7月,《三体》日文译本上市,首周即售出10万册,在日本图书界掀起一阵“三体”热潮。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三体》已被翻译成19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其中英文版销量已经超过100万册,中国科幻赢得世界目光,是国产文化作品走向世界的标杆性成就。近日,根据原著小说改编的《三体》广播剧在喜马拉雅听书平台上线,此次广播剧的独特形式将从蕴涵丰富的听觉渠道拓展“三体”这一世界顶尖科幻IP,用更加符合当代受众需求的新颖手段,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一、独具特色的中国科幻,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三体》是土生土长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幻。作者刘慈欣的创作蕴涵着中国人独有的文化背景、生存智慧和家国情怀。面对终将到来的实力悬殊的外星入侵,人类坚定不屈的态度源自华夏文明数千年生生不息的积淀;世界各国平等团结,合作应对外敌的设想,则是植根中国人灵魂深处的国际主义情怀;而对如“掩体纪元”“威慑纪元”等未来社会形态的奇异畅想,也与国人注重谋略和智慧的兵家传统和注重实践,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密切相关。可以说,《三体》是只有中国的土地才能够孕育出的科幻巨制,其世界观设定、情节走向和基本逻辑,都是纯粹“中国”的。
常有说法认为,因为《三体》震撼奇异的视觉奇观需要足够的特效技术支持,因此“好莱坞”似乎是改编《三体》影视作品的中最佳选择。但实际上,文化背景不同的创作团队,是难以处理好《三体》如此“中国”的思想内涵的。国人必须自己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不仅是要准确传达原著的精神内核,把中国人民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积极认识,对进行更深层次国际合作的期待,以及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三体》IP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推广给世界人民,“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二、中国IP改编类型遍地开花,国创广播剧如何突出重围
《三体》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幻IP,需要相应为之配备全方位、多媒介、多元化的开发扩展战略。之前对于《三体》IP的开发仅着眼于影视剧的创作,我们还需要开发各类全新的、同样易于受众接受的如游戏、漫画、音乐、周边等改编类型,用中国最好的科幻文学作品来为中国的科幻文化产业打头阵:而《三体》广播剧就是“三体宇宙”“遍地开花”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广播剧作为广受欢迎的听觉艺术形式,相比于单纯的有声电子书具备更强的叙事性、氛围感和情绪冲击力。此次三体广播剧由资深广播剧制作团队729声工场倾力打造,数位经受过市场考验的国内一线广播剧演员加盟,通过“卡司”保证了广播剧的流量及传播的同时,主创团队更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严谨的原创改编工作,将广播剧独有的悬疑氛围和解谜节奏与《三体》原著中紧张刺激的情节有机结合,并在音效、配乐和转场等技术细节上精益求精。
打铁还需自身硬,《三体》广播剧不能仅依托《三体》IP的影响力,而必须以代表国创广播剧最高制作水平的原创性和优良素质,在“三体宇宙”、乃至与其他IP改编相关作品的争奇斗艳中“杀出重围”。
三、瞄准市场发展,喜马拉雅率先进入广播剧大制作时代
对于《三体》的科幻世界来说,听觉可以塑造更加丰富的想象世界,甚至可以用声音的表意能力弥补画面上表现不足的空白。原著作者刘慈欣非常看好“声音的力量”对“三体宇宙”的精彩呈现:“在我看来最好的科幻是能够用最真实的细节把人类带到想象力的边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声音可能是科幻最好的载体之一,因为它提供身临其境的细节,也提供想象的空间,我相信当科幻遇到声音,更多人能够凭借想象的力量,寻找我们是谁,我们往哪去的终极答案。”
曾经人们认为单纯的听觉不能满足人类娱乐和学习的需要,“听书”看似复古,“广播”似乎是上个时代的事情;但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广播”借助网络平台复生,成为当代成年人在上班路上、跑步途中、日常休闲时间段里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声音的力量”在快节奏的多媒体时代,重新成为一种主流。
在不断增长的“听书”需求面前,广播剧具备广阔的前景,在不远的将来有成为不输于音乐、影视剧的重要文化媒介的潜质,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逐渐培养起收听广播剧的习惯。《三体》广播剧的改编标志着广播剧即将进入大制作时代,为中国IP改编开拓出一条新路;在以后的发展中,喜马拉雅将会在平台上推出更多优质的广播剧内容,为国内文化产业的全媒介转型提供典范示例。
(责编:冯粒、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