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19-11-25 17:56 的文章

工银瑞信基金女员工自杀身亡:我全力以赴, 还

这几天有一则“人大毕业女生系自杀身亡”的新闻,引发了无数的感慨。

据其家人介绍,王钰敏今年24岁,从小成绩优异,以全市排名前几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成绩优秀,本硕连读,6月从学校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

今年6月研究生毕业后,王钰敏留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

事发前,王钰敏曾抱怨工作压力太大,状态不好,她对姐姐说:“最近工作经常出错,什么都做不好,对自己很失望。”王钰敏的姐姐就赶过去陪她

11月19日晚,当晚她们下楼散步回家后,王钰敏再次提出外出散步,就在她穿鞋子的时候,王钰敏独自出门,她追出去已经看不到人了。出走时未携带手机等随身物品。

哪知这一去,就不再归来。

而进一步的消息显示,王钰敏生前任职工银瑞信基金的基金会计。

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惋惜的说:太可惜了,人大本硕、四大实习,工银瑞信,应该是步步全力以赴,如履薄冰把,这样也很难不苛求自己吧。

她一步都没走错,却终究,输给了命运。

谁知道你的心伤

事发后,有疑似王钰敏的同事,透露了一些信息。

王钰敏从事的公募基金后台清算工作,工作量是很大的,工银瑞信的资产规模高达1904.6亿美元,居于国内前几位。

而王钰敏的日常,要在每天交易部门完成之后,每天17点后,基金会计才开始工作,要负责每天的净值核算、申购、赎回、划款,第二天的头寸,很多繁杂的工作,加班到晚上10点是很正常的。

工作压力大、加班到深夜、考核严格,工作中出错、进而对自己人生价值产生怀疑,这可能就是压垮王钰敏心理防线的根源。

不少网友责怪相关的基金公司,认为是公司管理过于严苛,导致的悲剧,对于这点,我个人并不大认可。

我们要尊重社会的规则、商业的规则,这个事情一方面你可以说有关基金公司人文关怀可能不够,但不可以过多指责:

第一、王钰敏的抑郁症是在校期间得的,她曾因为抑郁症到医院看过医生。她的抑郁症并不是在基金公司得的。

第二、她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能够进入北京大基金公司工作,这说明工银瑞信的招聘还是公平的。

第三、据她家人反映,她一直很感谢公司的领导同事,她从未说过领导同事的任何坏话。她心情不好,姐姐让她休假的时候,她还说不希望轻易休假,留下一堆烂摊子给经常鼓励、帮助她的同事们。

所以,这本质上并不是基金公司的问题,而更大可能是其个人在工作表现不及预期后,对自己价值产生怀疑,进而悲观厌世。

一个努力读书19年、顺风顺水,以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年轻人,毕业就遇到残酷冰冷的现实世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不够,很容易产生悲剧。

王钰敏的不幸,让我很容易联想起,与她类似,几年前的一个公募基金研究员,自杀的悲剧。

该研究员去世时年仅28岁,是北大汇丰商学院2006级经济学金融学双硕士班的学生,据说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是班级第一名。

然而工作不顺,担任基金研究员几个月后,遭到末位淘汰,在被解聘的第二天,他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基金研究员,是一个淘汰率非常高的职业,有的能晋升为基金经理、成名立万,走上人生巅峰。

有的被无情淘汰,会转去银行、券商工作,或者自谋职业,从此在行业销声匿迹。

自杀的该研究员可能性格较为脆弱,工作不顺、又恰逢感情失败,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告别这世界。

同样的,前一段时间,“38岁华人工程师Facebook总部跳楼”的新闻,引发了无数的议论。

陈勤,自杀时38岁,曾经是高考状元、浙大本科,南加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毕业以后,陈勤履职过多家互联网巨头。前年入职Facebook成为了一名全职高级软件工程师。

然而,在被主管从核心的工作组调出后,陈勤选择了自杀。

名校就不可以失败吗?

这三个悲剧很相像,都是毕业于名校、就职于名企,一路顺风顺水、打怪升级,然而在职业发展遭遇挫折时,想不开而选择结束生命。

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王钰敏长相学历工作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本该是活在大多数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为什么会想不开呢?

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压力把年轻女孩逼得非要这样?

但其实,你看到的只是表面。

真相是:每个外表正常的成年人背后,都有不可以对他人言说的,自己的心酸和痛苦。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超过3亿,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死亡人数高达80万。

中国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其中3000万人在就医。

注意,这里说的9000万是抑郁症“患者”,而不是有抑郁情绪的人。如果统计全中国有抑郁情绪的人,我相信这个数据会难以想象了。而抑郁情绪,正是抑郁症的先兆。

也许你我身边,就有抑郁症患者,而你并不知道。

而且,谁也不能保证我们自己,某一天会不会成为其中一员。

名校生就不可以失败吗?

当人们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名校生、一个社会精英、一个明星去自杀。人们都说,她多傻啊,浪费大好前程、对不起父母培养,辜负社会期望。

人们不会懂,令她绝望的,恰恰是所有人的期望啊!

人生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名校毕业、名企工作、家庭美满、社会瞩目、年轻美貌。。。被别人羡慕又有什么用?

自己过的开不开心,只有自己清楚。

人们的悲苦并不相同。

但是,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的眼光绑架,你是XX学校毕业,你怎么会连工作都做不好、你是硕士、博士,怎么连对象都找不到,你就应该XXXX,你起码要XXXX。

所以我们看到,连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在中国都能成为新闻,因为人们潜意识,不能接受一个名校毕业生去做这种低端的工作。

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太单一了。

从你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要考出好成绩,要考上名校,去名企工作,要早结婚、买学位房,一步都不能错。

可是社会资源永远就这么多,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成功?

而一旦工作不如人意、感情不如人意,停下脚步会怎样?免不了被各种嘲讽、挖苦,被打上没出息的标签。

我们的文化,不接受失败者。

社会崇拜强者、而对失败者极尽讽刺挖苦。

但是,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

从胜利者,到失败者,却只要一天的时间。

举个现实的例子,万达公子王思聪,从万人羡慕嫉妒恨的国民老公,到媒体纷纷挖苦的老赖,不过几天的时间。

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我们的社会,一直都在教大家如何获得成功,强调人有无限的可能。

却没有人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有限而人生无限,确实挑战不了的时候,学会接受学会放弃,学会接受失败。

这时候,多希望他们的亲朋好友、家人能说,亲爱的,别逼自己走那么快,停下来,看一看这个世界,健康最重要,开心最重要!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人生是什么?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小女孩马蒂尔德问里昂:“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里昂回答道:“Always like this. 总是如此。

天地如逆旅,你我皆过客。

人生不但痛苦,还孤独。

所有的一切,年轻、美貌、家人、朋友、健康,都会离开你,最终陪伴你的,是你自己,走到最后是孤独。

然而,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这里,我做几点建议,为你们,为那些彷徨的人,也为我自己:

第一、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记得那句话,人直面现实有三个阶段。第一、意识到父母是普通人;第二、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第三、意识到孩子是普通人。

每个人,都要学会接受失败、接受残酷、接受生活的遗憾。

这才是社会的常态和真相。

第二、公司不是家,不要有不合理的幻想。

很多老板喜欢洗脑、打鸡血,要员工奋斗卖命,但你必须明白,公司不是家。

号召员工996的公司,往往又是,冷血淘汰35岁大龄员工的公司。

很讽刺,却也真实。

公司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地方,当你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当你的薪酬已经不再有性价比的时候,当你人到中年,琐事众多、身体每况愈下、不能跟年轻人一样,长期加班的时候,公司一定毫不犹豫地抛弃你。

所以,对于职场人来说,必须从一开始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公司不是你的家,老板也不是你爹妈。

第三、要有独立于平台之外的生存能力,在你的领域做到业内领先。

不要把平台的能力,当作你自己的能力。

这对于公募基金从业者来说,很关键。

因为公募,主要靠的是牌照和渠道资源,而离开平台之后,你的能力是什么?有没有核心资源?要想清楚。

我们不难看到,同样的明星基金经理下海,有的顺风顺水;有的却一蹶不振、悄无声息,甚至丑闻不断。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喜欢,都是由前途的。

但是你要做到最好、甚至业内第一。

举例说,现在火遍直播界的李佳琦,3年前还只是一个月薪3000的化妆品导购。

而厨师王刚,初中毕业就出来参观历练,他们吃了很多苦、真心爱这个行业,才走到今天。

你必须有独立于工作平台之外的一技之长,热爱你的工作,这样才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这样,当你遭遇不公时,才有底气离开平台。

第四、你要学会赚钱和投资,金钱是你对抗世界的武器。

《我不是药神》的台词:这个世界如果只有一种病的话,那就是穷病。

钱能解决你90%的问题,抑郁有大部分与金钱压力有关,钱能解决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90%的烦恼。

如果你感到迷惘、困惑、烦恼,不要多想,去赚钱!

第五、健康是第一位的

这句话很俗,但很重要。

千万不要信什么996,奋斗者模式,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换来财富。

因为前半生,命换来了钱,很可能后半生钱换不来命。

大部分疾病的来临,都是潜移默化的,吃早饭、别熬夜、别抽烟、少喝酒,多出去运动、多和朋友交际。

如果你忽视健康,健康也会忽视你。

在人们的存折里,不管有多少个0,健康永远是前面那个1,没有那个1,后面有多少个0,都没有任何意义。

什么是人生的真相?

人生的真相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拼尽全力,不过就是为了过平凡的一生。

人生并不完美,也无法预测。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会知道,哪个会先来?

人生自是有情痴,最难得的是放下。

接受自己的平庸,放下不爱你或你不爱的人,放下令你厌恶的事,不要为你讨厌的人工作,放下虚名和浮华。

但选择放弃,往往也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可能。

未来并不是那么悲观,不是吗?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能真正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或许,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

但隧道终有尽头、曙光已在前方。

总之余生漫长,然而值得期待。

不要害怕不确定,不要害怕改变,世界的完美,正在于它的不完美,它的变化万千。

最后,用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饶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