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新经济引领新未来
11月21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美国彭博有限合伙企业主办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来自全球的600余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科技创新者和专家学者等共聚一堂,围绕全球经济治理、贸易、科技、资本市场、气候变化、包容发展与城市化等话题,碰撞思想,分享观点。在全球共同的挑战面前,怎么看?怎么办?与会人士纷纷从“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寻找启迪,凝聚共识。
“中国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
“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国家。”作为中国的“常客”,穆巴达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勒敦·穆巴达拉对中国投资环境变化感受深刻。在穆巴达拉看来,过去5到10年里,中国营商环境改善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企业家数量越来越多。“中国的技术创新正在加速赶超,在交通基建、生命科学等领域进步显著。高涨的创新精神和拼劲十足的创业企业让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相信未来更多中国企业将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数据佐证,中国经济稳步前行。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目前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已超过GDP的90%,人均GDP已接近9800美元,市场主体超过1亿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主体,这些都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基础。
在宁吉喆看来,中国经济的潜力还在于充满了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相互竞争中成长壮大。此外,强大的消费能力也是中国市场的独特之处。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的转变,必将带动企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今后中国转型升级的关键。
“放眼全球,对于世界经济,中国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渣打银行首席行政总裁比尔·温特斯表示,中国经济增速稳定,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将更加光明。
“让各国在开放竞争中共存”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剧增,创新是各国携手应对挑战、探讨全球经济社会进步的新动力。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快速发展。未来,创新将在更深层次改变世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指出,封闭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科技脱钩和人为设限背离创新初衷。各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指出,全球经济面临挑战,传统模式不再有效。创新带来机遇的时代,政府和企业需要携手前进,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势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世界的商业和经济。我们需要兼容性,弥合技术鸿沟,让各国在开放竞争中共存”。
“信心和创新是应对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的关键。” 瑞士信贷集团首席执行官提德简·提阿姆认为,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类福祉的角度出发,国际投资的选择有很多,比如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技术鸿沟、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等。
“‘一带一路’倡议表明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创举。从全球产业链视角看,它拉近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贸易更加便利化自由化。”Tradeshift.com联合创始人兼亚太区高级副总裁米克尔·布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以开放姿态欢迎外国企业融入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的成果超过了很多国家,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升级,这些都是现象级的发展成就。
“中国已经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观察到中国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更多选择创业,“这种选择背后,正是中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努力。在政策鼓励下,创业企业正在大量崛起,全球人才和跨国公司正在涌向中国,中国经济更有发展前景”。
“携手前行是最重要的事”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坚持多边主义,增进全球合作才是正确的出路。
“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赞比亚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表示,保护主义只会造成商品价格上涨、劳动效率降低。“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经济动能不足、更加脆弱,更加需要我们通力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各国应该超越贸易争端,更关注全球发展大局,包括气候变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该平衡不同国家的利益,让更多国家参与到全球经济当中,让更多民众受益”。
“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做了许多工作,提前两年完成了2020年碳排放下降的目标,在全球合作领域,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做出了基础性、重要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