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19-11-19 00:00 的文章

首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产生坏消息?好消息!

  近日,A股市场收到了一个来自于*ST长生的“坏消息”,但是在“信纸”的另一面,笔者看到了对于A股市场更多的“好消息”。

  暂停上市6个多月后,10月8日,交易所决定*ST长生股票终止上市。*ST长生也因此成为A股市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第一股。10月16日起,*ST长生将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为30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公司股票将被摘牌。

  对于A股市场而言,上市公司触发强制退市的情形主要包括交易状况指标强制退市,财务状况指标强制退市和重大违法退市。

  其中,因重大违法触发强制退市是性质比较恶劣的,首个案例的产生毫无疑问是个坏消息。上市公司本应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队’”,出现如此妄为的上市公司,虽为个案,但可能对上市公司这一群体在投资者心中的“商誉”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对于*ST长生股东榜单上的2万余名股东而言,持有股权的上市公司即将因“重大违法”退市,无疑也是个坏消息,这意味着投资者的真金白银可能较大幅度缩水,且未来该公司“咸鱼翻身”回归A股市场的概率相对较低。

  但笔者认为,对于A股市场而言,产生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第一股其实包含了多个好消息。

  第一,其向市场所有主体和参与者发出了明确的监管信号,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不是过去时或将来时,而是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今年5月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表示,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只有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能力,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以令人尊重的方式,赢得长盛不衰的声誉,真正成为亿万企业主体中的“优等生”。此外,沪深交易所也表示,统筹好监管效率与监管质量之间的关系,提高监管资源配置有效性,促进上市公司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笔者注意到,证监会和交易所对于“优等生”并非只给予口头表扬,而是实实在在的“放权”。对于“熊孩子”则是“重兵布防”——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监管部门向分类监管识别出的重点关注、高风险公司集中监管资源:一是推进全链条监管,打出“定期报告双重审查+专项监管问询+现场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措施组合拳。二是精准打击违规行为,及时启动纪律处分。三是发挥监管合力,探索风险化解处置。

  事实上,对违法违规上市公司实施强制退市,可以视作是精确打击和风险化解的“政策合体”。

  第二,资本市场“生态呼吸”功能日益强大,在吸纳优质上市公司的同时,及时“呼出”不适应留在市场的公司。

  易会满主席指出,“深化存量改革。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在把好入口、引入优质公司的同时,拓宽出口、分类施策,平稳化解存量风险”。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因触发强制退市标准而告别A股市场。从具体原因来看,退市海润触及净资产、净利润和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等三项强制退市标准;华泽退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的首个年度报告;众和退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净利润及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雏鹰退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

  此番首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产生,展示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仍在加大,净化市场生态的监管决心和监管智慧也在提升和加强。

  第三,首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产生,对于心存侥幸的上市公司必然产生警示,从而降低新增违法违规的发生概率。

  正如易会满主席所言,作为市场主体,上市公司担负着自我规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直接责任、第一责任。推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监管部门要做到“四个敬畏”,对上市公司来讲,也必须谨记和坚持“四个敬畏”,尤其是大股东和上市公司董监高要常怀敬畏之心。实践证明,一切与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对抗、不敬畏风险、损害投资者的行为,最终必然会受到市场和法律的惩罚,付出沉重代价。

  *ST长生是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第一股,但不是最后一个。笔者注意到,还有少数公司已经披露承认,面临着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正在等待司法系统的裁判。不过,笔者也相信,随着监管威慑和效能的提高,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后果加重,心存侥幸者有望逐步减少。

  众人拾柴火焰高。资本市场是一个生态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笔者相信,只要A股市场主体共同努力,来自于*ST长生的坏消息,可以变成促进市场深化改革、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