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18-11-19 13:09 的文章

失落宝藏一多一少看变化(乡村振兴在行动)

  明亮的厂房里,100多台电动缝纫机整齐地排列着。缝纫机前的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在一阵阵“嗒嗒”声中,五颜六色的布料,飞快地变成一件件成衣……走进河南项城市高寺镇张老家村的松鑫服装厂,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当地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高寺镇迎来了不少新变化:当地脱贫致富门路多了,村民的烦心事少了。

  松鑫服装厂是村里的第二个“扶贫工厂”。自2017年4月建成投产以来,该厂已吸纳10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其中仅张老家村的贫困户就有30多人。贫困户杨令在这里工作快一年了,每月收入1800多元,“在这干活开支小,又能顾家,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杨令说出了当地不少贫困群众的心里话。

  有了产业,脱贫成果才可持续。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张老家村的路修好了,桥架起来了,贫困户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张老家村为贫困户免费安装光伏发电设备,通过光伏发电,每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分红900元。

  张老家村的变化,是高寺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镇里通过一村一策,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贫困村摘帽的主要抓手。当地群众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减少,一批有技能、有拼劲、想创业的年轻人回到了村里,为推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原来村里大大小小的垃圾堆数都数不清,刮风的时候,塑料袋子乱飞。”高寺镇张营村村民顾丽英说,以往高寺镇虽守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对农村人居环境却不甚注意。一到下雨天,土路泥泞,污水横流,路堵心也堵。

  如今,走进张营村,令人眼前一亮:干净宽阔的水泥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相映成趣的村中游园,充满欢乐的文化大院……一幢幢居民楼白墙红瓦,与翠绿的香樟、垂柳相互映衬,一面面文化墙分外惹眼,成为村中最美的风景。在村文化大院里,农闲时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设置有篮球场、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晚上来这里跳广场舞的村民络绎不绝。

  如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张营村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条条村路照明设施完备,还建成了无害化公厕1座,购买垃圾车两辆,设置分类垃圾箱50个。高寺镇抓住南临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优势,兴建汾河滩公园,形成“一街一树、一路一花”好景观;在村落,综合整治人居环境,对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畜禽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排的“五乱”现象开刀。

  “生态环境变好了,婚丧嫁娶文明了,陈规陋习消失了,美丽乡村越来越近了!”张营村老党员张学礼兴奋地说。为了淳民风、正乡风,高寺镇引导群众组建红白理事会、乡贤队伍、道德评议会等村民组织,破旧俗、除陋习;同时,发挥党员干部和优秀村民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家风好家训”等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18日 09 版)

(责编:马昌、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