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时9个人9之门创客路上的攀登者(改革开放40年·杰出民营企业家)
杰出民营企业家陈泽民。
资料照片
76岁的陈泽民,壮实,充满活力。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一个‘创客’。”
的确,陈泽民的创业史让人惊叹。50岁时,他辞去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蹬着三轮车卖起自创的速冻汤圆。26年后,小作坊成长为速冻食品上市企业——三全食品;74岁时,“闲不住”的他钻研地热发电,一年后实现并网发电。
创客路上,陈泽民专注、专心,勇于创新,有着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特别是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他坚信民营企业的又一个春天来了。
小汤圆背后的开放故事
“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这句洋溢着温暖和甜蜜的广告语,几乎伴随着两代人的成长。
每当咀嚼着甜蜜软糯的汤圆时,可曾想过这一颗小小汤圆背后的开放故事。
从小就爱“搞事情”的陈泽民,是一名无线电“发烧友”。工作后做了27年外科医生,后来担任郑州某医院副院长。
上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进了中原大地,利用周末摆摊赚外快的“星期天的工程师”们蠢蠢欲动。
1989年,陈泽民向邻居借了1.5万元,在郑州火车站中州商场开起了冷饮部。
别人生产冰淇淋原料用食用明胶,陈泽民却用海藻酸钠代替,生产出的冰淇淋口感和外观更好。这个小创新,让他3个月就还清了借款。
眼看冷饮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陈泽民在苑陵街上租了一套民房,开始专注冰淇淋批发。但到了冬天,生意冷清,还要养活工作人员,他又琢磨起别的产品。
“做外科手术20多年,有些手术必须在低温条件下才行。这个原理,其实和做汤圆是相通的。”陈泽民把自己的专业优势、爱琢磨的性格、卖冷饮的经验和会做汤圆的手艺充分结合在一起,1990年,第一颗速冻汤圆诞生了,他在第一时间注册申请了“三全”商标。
为开拓市场,当年50岁的陈泽民蹬着三轮车去推销,走遍郑州大小商场。此后,陈泽民夫妇俩的足迹遍布西安、太原、沈阳、济南、上海等城市,他用最土的方法建立起销售渠道,获得了市场知名度。
企业要做大,设备要更新。但当时,一套进口的速冻机需要1000多万元,国产的也得100多万元,无线电“发烧友”有了用武之地。陈泽民自己动手,花30万元自主研发了一条速冻汤圆生产线,日产量30吨。
1992年,还有两年就可以办理退休的陈泽民,辞去医院副院长的职务,“断绝后路,置之死地而后生”,全身心投入到创业洪流中。
创业前10年搬了7次家,拆完旧房盖新房,工人不叫陈厂长叫陈师傅,他还是维修工、装卸工、水电工、推销员。靠着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经过20多年发展,三全食品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上市速冻食品公司,员工从几个人发展到上万人,产品近千种。
从无到有,三全根植中原大地,发展了速冻食品行业。目前,河南生产的速冻食品占据全国市场的60%,食品工业规模上万亿元,衍生出了产业链条上4600多家上下游企业。同时,三全也成为培养现代农民的学校,带动了脱贫攻坚,目前有40万农民为三全做配套服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陈泽民说,三全食品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强化标准化生产加质量检验“双保险”,工人不仅是生产者也是监督员,确保三全公司的食品安全。
专一行爱一行,作为制定速冻食品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参与者、军民两用食品研发者,三全食品正在加速从传统农业企业向现代化制造业转型,致力于做餐桌美食供应商的领军者。
一位古稀老人的不懈创客梦
做速冻食品成功了,但陈泽民没有停止在创业路上的攀登。
2016年3月,74岁的陈泽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成立了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地热发电行业。
一个搞食品的去搞地热,一个做小汤圆、玩“小球”的去玩地球,这次跨界创业引起包括家人在内的诸多质疑。
搞地热发电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陈泽民长久以来的梦想,与其从小热爱科技发明密不可分。年少时他就对半导体发电、温差发电、潮汐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模式有过思考,而且做了一系列学习和研究。
而且,陈泽民认识到,地热能是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用它代替煤炭发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可以大大减少污染排放,对治理雾霾有很强的针对性。相较于风能、太阳能发电依赖气象条件,地热发电可以持续不间断形成稳定的供给,是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