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18-11-16 10:10 的文章

牧场物语攻略实施民企强身新战略实现国民共进新平衡

原标题:实施民企强身新战略 实现国民共进新平衡

  民营企业强身健体的“六中”战略:

  一是加大力度开拓中国与美国中间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

  二是要面向我国中西部、面向中小城市思考转型发展方向;

  三是面向中等收入群体,增强新型供给;

  四是面向中游产业主动对接,加强和国有企业合作;

  五是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六是加速迈向混合所有的中间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民营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两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当前需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国民共进。

  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主因分析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困难增大。总书记引用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的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指出了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打破了民营企业出口平衡。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民营企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5%,一些民营出口企业受到影响,那些为出口企业配套或处在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也受到拖累。

  国家高质量发展环境变化,打破了民营企业调整缓慢的平衡,形成长期压力。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一般会上升,优势企业胜出,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竞争结果,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都需要逐步适应。

  政策落实不到位,抑制民营企业需求的平衡,造成企业流动性困难甚至停业。近年来,我们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政策落实不好、效果不彰;二是有些政策偏差;三是对政策实际影响考虑不周,没有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四是有些政策相互不协调,导致一些初衷是好的政策产生了相反作用。

  民营企业自身经营比较粗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适应,不平衡,造成局面被动。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舆论环境上对民营企业不利,造成国企民企地位不平衡,民营企业产生“离场”的恐慌。前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杂音。比如,有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有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有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总书记明确指出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这是对那些否定、弱化民营经济舆论的反击,也是对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上不担当不作为现象和行为的批判。

  优化发展环境减轻六大包袱

  围绕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方面的政策举措。这些举措,务实具体、深入全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而且要简明易行好操作,增强企业获得感。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可以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要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稳定缴费方式,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困难之一是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2008年以后,民营企业快速扩张,扩张以后很多企业效益不好,但困难暂时没有显现。到了2012年以后,快速扩张导致的不良后果逐渐暴露出来。部分民营企业通过结构调整、转型,渡过了难关,但仍有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实现转型发展,导致困难越拖越大。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完善政策执行方式,让民营企业有更多获得感。落实政策过程中,问题不少,包括去产能、去杠杆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执行同样标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落实政策,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对民营企业断贷抽贷。要提高政府部门履职水平,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在安监、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执行政策不能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