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灰城市”到绿色发展湖北黄石:矿冶名城的新生
原标题:从“光灰城市”到绿色发展 湖北黄石:矿冶名城的新生
如火的江南六月,在湖北省黄石市长江南岸的棋盘洲港区,东贝集团、劲牌等本土企业货物的集装箱,正紧张有序地起吊装船。不久,它们将远赴上海洋山港、韩国釜山港等地,直至大洋彼岸。
日前,湖北省黄石市多式联运地方铁路在黄石新港开通,这标志着黄石正式成为长江流域首个实现铁路、公路、水路无缝对接的内陆港口城市,全年货物吞吐量预计达3000万吨。
黄石新港3年来立足于服务长江中上游省份经济发展,计划打造“亿吨大港、百万标箱”。
新港崛起、物流丰沛,黄石这座千年矿冶名城,正蝶变而生。
矿冶名城站在十字路口
黄石,因盛产矿石,“石色皆黄”,故而得名。有“青铜之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的黄石,曾是共和国的“工业粮仓”。
60多年来,黄石累计向国家贡献近两亿吨铁矿、6000万吨原煤、近6亿吨非金属矿,直接上缴利税超过300亿元。
但与工业红利相伴的是巨大的生态赤字:150多座尾矿库、几十万亩工矿废弃地、大面积湖泊污染,生态功能退化……
黄石最多时有大小烟囱100多座,年粉尘量高达6000多吨。当地人形容黄石是“光灰城市”,到处都是灰。
81岁的黄石市退休干部李荷英回忆:“从水泥厂路过,是灰色的灰。从电厂路过,是黑色的灰,都肉眼可见。天晴扬灰,一下雨,路上就是水和泥。市内的磁湖,污染也特别严重,垃圾、水浮萍、死鱼一片,臭气熏天。”
而黄石的资源型经济模式也岌岌可危。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黄石位列其中,其下辖城市大冶位列第一批名单。
采矿业的衰落也引发了“失业震荡”。公开数据显示,到2007年黄石下岗职工人数累计10.8万人。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失业带来的阵痛,让矿冶名城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这个湖北曾经的“小东北”“黄老二”,如何“涅槃重生”?
从“十五”开始,黄石就加大环境整治力度。2013年,黄石提出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
黄石主动关停“五小”企业367家,整治重点污染源企业460家,完成排污口污水截流145处。
此外,累计淘汰水泥、钢铁、冶炼、电解铝等行业落后产能204.65万吨,关闭退出煤炭企业16处、去产能135万吨。
2015年,120多座非法矿山和100多家无序发展的模具钢企业被关停。2016年,黄石长江沿岸的123个非法码头泊位全部拆除。
黄石市相关负责人曾感慨:“尽管此举将减少工业产值200亿元,但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如此。”
工业转型升级之路艰辛而漫长。为了补齐生态短板,黄石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33%,造林绿化面积49.6万亩。
从“吃资源”到“创资源”
“生态立市”的理念,倒逼一批百年老企业从“吃资源”向“创资源”转变。
华新水泥投资60亿元建设百年复兴基地,新冶钢投入30多亿元实施技改,向军工航天、汽车特种钢材迈进。
黄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93%,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率达100%。
华新水泥通过协同化技术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将城市垃圾、工业废物等作为水泥窑的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
2017年,该公司环保项目投资达200亿元以上,每年处置各类垃圾能力4000万吨,可解决1亿城市人口的生活废弃物环保处理问题。
大冶有色进行矿产资源综合再利用,将铜冶炼炉渣、烟道灰回选精矿,烟气用于余热发电,通过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资源年新增产值80亿元。
聚焦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大规模技改,也在黄石全面铺开。
今年,黄石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有208个,总投资500亿元以上。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十大技改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5年来,黄石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从“地下向地上、黑色向绿色、高碳向低碳、制造向创造”转变,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招商引进新兴产业优化工业结构,提升效益质量。
“黄石速度”优化营商环境
“黄石模式”背后,围绕行政审批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形成的“黄石速度”同样值得深思。
去年清明节,在广州打拼多年、拥有数家游戏公司的90后CEO余洋返乡祭祖。西塞山区委相关负责人听说后主动约见,当得知他有意发展子公司,区委领导力邀他回乡投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