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18-06-29 09:24 的文章

四探保健品“坑老”:销售“四大套路”设置“亲情陷阱”

原标题:四探保健品“坑老”:销售“四大套路” 设置“亲情陷阱”

原标题 四探保健品“坑老”现象

“温情”陷阱 曹 一作(新华社发)

“阿姨您来啦,可把我盼得哟,快请进!”“大爷您今天咋就自己来啦,阿姨没来也没关系,她那份礼品我一直备着呢!”……

5月17日早上6点,在接待者的热情招呼声中,老人们面带笑容,拎着袋子、挎着篮子,进入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一个三层建筑。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上百名老人来到这里。而当记者随同老人准备进入时,眼尖的接待人员将记者一把揪出,刚刚还热情洋溢的脸上随即布满了警惕:“这个活动是专为老年人打造的,年轻人不能参加!”

记者通过对保健品骗局受害者、保健品销售者、监管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深入采访,基本弄清了有关保健品“坑老”骗局的几个问题。

一探:危害有多大?

节衣缩食地买各种保健品,把多年积蓄的20多万花得一干二净

“要不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我母亲也不至于去得那么早……”时至今日,母亲的溘然长逝,仍是市民苗先生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在苗先生看来,家中堆积如山的保健品,是导致母亲早早离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4年3月的一天,苗先生的母亲参加了某企业举办的“健康讲座”,便开始热衷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价格特别高,几盒胶囊低则数百元,高则数千元。”苗先生说,她母亲是退休工人,每月退休工资也就3000多元,经济并不宽裕,可老太太就跟着了魔似的,日常开销越来越省,可花在保健品上的钱越来越多。“3年时间,我母亲节衣缩食地买各种保健品,把多年积蓄的20多万花得一干二净。”

“如果只是花了钱,哪怕图个老人乐呵,那我也认了。可那些五花八门的保健品,我母亲吃了根本没有任何效果。自打她沾上保健品之后,有病不去看医生,正经的药也不吃,觉得只要吃了这些保健品就一切都好了。”原来,苗先生的母亲血压高、心脏不好,以前一直吃着药。她迷信保健品功效后开始讳疾忌医,身子每况愈下,无奈之下苗先生曾偷偷将保健品扔了,并劝她积极配合治疗。

“扔了保健品,就像要了她的命根子。”苗先生说,自此之后,母子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母亲甚至责怪儿子“我买保健品又没花你的钱,你不给我买就算了,你怎么那么不孝顺!”直到2017年7月苗先生的母亲突发心梗去世,保健品一直是母子二人心中未曾解开的结。

无论是读者来信的反映,还是生活中的见闻,保健品“坑老”的案例越来越多。李阿姨与苗先生的母亲有相似的经历。2017年8月,李阿姨参与类似的“健康讲座”而深陷保健品骗局,不到半年时间就花费了2万元购买各种保健品。“他们宣传的可好了,说这些保健品以前都是属于特供的,现在倡导普惠民间,才得以流入市场。”李阿姨说,可是吃了两个疗程,病情不但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恶化了。

李阿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要求退货。“销售人员说退货得找客服,客服说这事他定不了,得经理签字,经理说退货由销售人员负责,总之就是对我各种‘踢皮球’。”李阿姨说,要求退货几次之后,最终那个销售点人去楼空,销售者也杳无音讯。至此李阿姨才彻底明白,原来她上当了。

二探:套路有多深?

销售人员揭露玄机,这个行当认老年人当“干爹干妈”比较普遍,嘘寒问暖、日常关怀只是基本操作

保健品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竟让众多“历经沧桑、阅历丰富”的老年人频频上当?

“真的不能怪老年人太‘单纯’,保健品销售‘套路’太深。”曾从事过数年保健品销售的小辉(化名),以亲身经历向记者揭秘保健品销售的层层“玄机”。

“保健品销售的具体种类模式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大体上有‘四大套路’为支撑。”小辉介绍,分别是:“免费赠礼”作饵、“健康专场”洗脑、“专家义诊”推销、“亲情营销”维系。

“免费赠礼”作饵是保健品销售“连环计”的开端。不少保健品销售会利用老年人爱节约的特点,用鸡蛋、挂面等价格低廉的“免费礼物”吸引老年人,为老年人组织活动,以此搜集他们的信息,建立初步信任关系。“健康专场”洗脑则是抓住老年人体弱多病、关注健康的“痛点”,通过讲座、会议等形式组织专场活动,美其名曰是为老年人宣讲健康知识、普及养生理念等,实际上最终目标是推销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