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0-03-19 17:41 的文章

火神山10天10夜火神山10天竣工并接诊!英国人:

北京时间2月2日,经过十天十夜不眠不休,争分夺秒的工作,位于武汉蔡甸区的火神山医院终于正式交付了


图:中国建筑微博


这所占地3.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医院 —— 在北京时间2月4日上午9时接纳了第一批转院病人。


图:环球网


据央视新闻,截至北京时间2月5日下午6点,雷神山医院医护休息区A6、A7栋已具备入住条件,其余将于明天完成。


图:央视新闻


眼巴巴盯着的外媒


天空新闻(sky news,1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应对生命威胁,在武汉迅速建起了新医院。”


图:天空新闻网

BBC(1月31日): “中国咋能建的这么快?”


图:BBC


BBC先回顾了搭建小汤山的历史——“4000多工人为了按期交付日夜工作”,后肯定了这是“医学史上的奇迹”。


图:BBC


BBC(2月2日):“新型冠状病毒:在几日内建起的医院”


图:BBC


还公布了不少工程照片:


图:BBC


这几天,对火神山和雷神山的报道仍在继续


《卫报》:“中国在8天内完成了建造应急医院”


图:《卫报》


ITV:“第一位病人入住了中国在十天内为新型冠状病毒建起的医院”


图:ITV


中外合伙监工


相关的新闻下,中外的“云监工”们,看着它从无到有,心里感慨万千。


央视新闻全程直播建筑过程:


图:央视新闻


有的外国网友震惊到只会说哇:


“十天内建的医院?哇哦!!中国可能在一个月内造个城市出来。”


“好厉害!中国魔法!”


“哇”


“太太太太太太快了吧!”


“令人钦佩”


“不可思议”

图:Twitter


外国网友们还积极地帮我们做科普


网友质疑:“两周之内建设的楼怎么可能安全呢!?这些人是被关起来了吗?他们得到建筑准许证了吗?”


一位网友解释到:“首先,武汉这个城市目前就是被隔离的,他们找来了整个城市的人同时工作;而且这是政府紧急的项目,他们立马就被批准了,才能建的又快又安全。”

图:Twitter


有的网友赞美辛苦加班的工人们:



“哇这真是太令人佩服了,感谢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工作的人们,他们都是为了帮助别人。”



“中国真棒!我不知道还有任何其他的民族可以做出如此完美的工作,这些工人们都是英雄。”



“这些人做的工作是多么令人惊奇!中国人都是勤劳的小蜜蜂。”

图:Twitter和微博


有的网友们感动到流泪:


图:央视新闻公众号


很多网友们表达了自己的祝福,为武汉、中国加油打气:



“一个有1000张床、为了新型冠状病毒建立的特殊医院在十天内完工,我敬佩中国的速度。希望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能和病毒抗争,不要再听到坏消息了。”


雷神山直播间里的弹幕:


我们的好兄弟巴基斯坦人也上线了:


“作为巴基斯坦人,我已经准备好为我们中国的兄妹们服务了,而且我相信中国人是个勤劳的民族,他们会很快摆脱这个病毒的。”

图:Twitter,Youtube和央视新闻公众号


两座山背后的故事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设计图来自黄锡璆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医疗首席总建筑师,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他接到任务后连夜手画出了小汤山医院草图,第二天立即投入使用,边设计边赶工的“创举”,造就了抗击非典的奇迹。


图:新京报


据新京报,在今年除夕夜晚,79岁的黄锡璆在工作人员搀扶下进到会议室,来不及喝水,一坐下就开始查看他们拿到的火神山医院布局图,回顾小汤山医院的建设过程。


图:新京报


除夕夜当晚,第一天,火神山医院开始土地平整


图:央视新闻


当天晚上9点多,79岁的黄锡璆仍在北京的家里整理资料,把小汤山医院设计上还可以优化的环节逐一整理出来,给武汉的建造团队参考。


大年初一,第二天,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


图:央视新闻


大年初二,第三天,第一间样板房建成


图:央视新闻


大年初三,第四天,场地整平、碎石黄沙回填全部完成,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


图:BBC


大年初四,第五天,双层病房区钢结构初具规模


图:BBC


大年初五,第六天,300多个箱式板房骨架安装完成,机电管线作业同步展开


图:BBC


大年初六,第七天,HDPE膜铺设全面完成,污水处理间设备吊装同步展开


图:BBC


大年初七,第八天,9成集装箱的拼装已完成,活动板房骨架安装3000平方米


图:BBC

大年初八,第九天,全面展开医疗配套设备安装


图:BBC


大年初九,第十天,交 !付 !完 !工!


按时竣工的功劳也少不了云监工的网友们,5000万双眼睛见证着奇迹,网友们还给不少设备起了名字:


宋高宗(送高宗——高层吊车

宋徽宗(送灰宗)——混凝土搅拌车

小绿 ——数量庞大的绿色渣土车

大黄(龙虾、长颈黄)——水泥泵车

小黄 ——黄色挖掘机

汉武帝(焊武帝)——电焊工作组

光绪帝(光续帝——夜班开的两个超级大灯

摄政王 ——摄像头

吴三桂 ——摄政王前面的几棵树

白居易 ——白色集装箱小房子

多尔衮 ——压路机

房玄龄 ——吊房子的车

楚庄王 ——打桩机

宋仁宗 ——运送工作人员

洪世贤 ——红色大卡车

魏无羡 ——大罐搅拌机

哒哒机 ——打屏机,也称成吉嘶喊,或完颜阿骨哒

伏地魔(膜) ——铺在地基上的无纺布

咸丰帝(闲疯帝) ——云监工(网络包工头)


图:微博


火神山专有名词

光武帝 —— 一盏直面摄像头的大功率照明灯(关灯=退朝;开灯=上朝)

蓝忘机(小蓝)——左下角两辆颜色与众不同的蓝色挖掘机

小小黄 ——很特殊的一辆小型挖掘机

花臂 ——身黄臂黑的挖掘机

达利园 ——给宋徽宗补胎的小面包车

道光帝 ——抛光机


图:微博

雷神山专有名词

叉酱铲酱 ——特别勤奋跑来跑去的几辆小叉车和小铲车

小红 ——头顶带吊机的装载卡车

五指山 ——对面晚上的五栋高楼


叉酱。图:微博


调侃之余,网友们更关心的还是那些站在“多尔衮”“宋高宗”“叉酱铲酱”身后的人们。


负责施工、建筑、通讯的工人们自发的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放下了手中的年夜饭,离开了家里温暖的房间,只身来到武汉。


图:中国建筑


也许他们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不懂建筑结构、高端技术,但他们愿意做这个大齿轮上的一颗小螺丝钉。


“我是自己来的,我在这边没有熟人”

“国家有难,我们愿勇往直前”


图:中国建筑


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夜赶工的人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抢时间


“我少睡一会儿,多干一点,就能保障更多人的安全”

“哪怕是能快一分钟能治好武汉,我都高兴”

"我抢工期,就是抢救别人的生命"


图:中国建筑


疲惫的工人们摘下头盔,有些人却散落下了一头长发 —— 工地里不乏女性的身影。工地不仅是男人的“战场”,女人们同样在此时扛起重任,扛水泥、开铲车、后勤调度一样不差。


图:女性之声


受了各方夸赞的她们却摇摇头说:在现场把口罩一戴、帽子戴上,谁知道你是男的女的,所有的劳动者,不论性别,都值得尊敬。


图:女性之声


羡慕的海外网友们


见识完了中国速度后,国外网友们不乐意了


“他们(中国)可以在十天建一个大医院,但是新泽西州的交通部门用了三年修路,神奇(微笑脸)”


“我们Amalinda从去年十月就开始装交通灯了,现在已经二月了还在装。(中国)真是太让人佩服了。”


“也许我们应该请中国来建设我们的基础设施。”

图:Twitter


不能怪网友们苛刻——拖延工程,进展极慢,质量残次不齐在海外是很常见的。


在1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墨西哥墙,新安装的墙体在29日被强风吹倒了...倒了...整个墙面都倒在了墨西哥边境的树上


卫报对此进行了报(chao)道(xiao):


“ 特朗普在墨西哥和美国边境建的墙被强风吹倒啦”


图:CNN


一向反对特朗普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Tom Steyer发推嘲讽:


“我拥有一些楼房,还是个建筑工人,我知道怎么搭建,没人可以做的像我一样好。在纽约最好的建筑工人会告诉你,我能建造最好的工程。—— 艾特‘真实’的特朗普。”


图:Twitter


CNN报道说是因为新建的混凝土基础没有完全风干固化,因此才会被强风吹倒,幸好没有人员伤亡。这个...圈哥只能说,大家自己品吧。


而在英国的小伙伴们应该更有体会:


贯穿东西伦敦的伊丽莎白线(紫线),在2009年就开始动工了,原定于在2019年初全线通车,拖拖拉拉延期到了2020年末或者2021年初,而具体全线通车时间,还有待研究。


图:微博


据BBC报道,许多关键的站台、电梯、轨道、屏蔽门、隧道内的工程还需要监测。


图:微博


在2019年,由于全球变暖,英国夏天的温度出乎意料的高。


原本就不怎么通风的伦敦地铁,里面的汗味、狐臭味、香水味混合在一起,挤在狭小车厢里的大家都要窒息了。


“在3000年,中央线还是不会有空调吧”


早在2018年,英国民众就在推特上疯狂艾特官方人员,请求安装空调。然而回复是:最早2030年

“我们注意到了车厢内高温问题,我们已经提升了系统,带空调的新火车在2030年就可以使用,谢谢。”


失望的伦敦人调侃道:


“我好期待2060年啊,那个时候月球上应该有高级旅馆了,伦敦地铁也应该有空调了”


眼馋着中国大小城市冬暖夏凉的地铁,他们也只能默默忍受坐“烤箱”上班。


“中央线——欢迎来到地狱”


圈哥的英国朋友见证了火神山神速建成之后说:


“能来给我们修个地铁吗”



然而英国工程的问题不仅仅是慢,还非常的贵。


圈哥的英国朋友,找人装修自己家的浴室,换新浴缸、刷墙、铺地板等总共花了2000多英镑。


在使用一个月后地板缝存水、墙上板砖裂缝、浴缸下水道堵塞。他找了另一个工人来维修,工人瞥了一眼,淡淡的说:拆了重装吧,大概3000镑。



这也难怪哈里王子和梅根王妃翻新了在温莎乡间的Frogmore Cottage总共花费了300万镑,安装了一套绿色能源系统就花费5万镑



连英国政府也逃不了这高昂的维修费——鲍里斯想要大本钟在脱欧当晚敲响,也就是23时要敲响11下,费用高达50万英镑,英国下议院议长林赛霍伊尔无奈的说


“我们要考虑一下成本问题,这铛的一声可就是近5万镑...而且还只有住在附近的人能听到。不如你还是广播吧...”


所以即使众筹得到的27万镑,也无法使它在脱欧当晚敲响,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虽然海外网友们夸赞中国速度,但我们都明白: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逆行。”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英伦圈综编,编辑:汐汐,参考:央视新闻,环球网,BBC,天空新闻网,微博等,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